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疯狂年代

刘慈欣

物理学教授叶哲泰走上批判台时,他那神情分明在说:让我背负的十字架更沉重一些吧!红卫兵们让他负担的东西确实很重,戴的高帽子是用一指粗的钢筋焊成的,胸前那块牌子是从实验室的一个烤箱上拆下的铁门。

押送叶哲泰上台的红卫兵是两男四女。两个男青年是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大四年级的,叶哲泰曾是他们的老师;那四名女孩子都是大学附中的初二学生,这些穿着军装扎着武装带的小战士挟带着逼人的青春活力,像四团绿色的火焰。一名男红卫兵转向批判对象:“叶哲泰,你精通各种力学,应该看到自己正在抗拒的这股伟大的合力是多么强大,顽固下去是死路一条!老实回答问题:在六二至六五届的基础课中,你是不是擅自加入了大量的相对论内容?!”

“相对论已经成为物理学的古典理论,基础课怎么能不涉及它呢?”叶哲泰回答说。

“你胡说!”旁边的一名女红卫兵厉声说,“爱因斯坦是反动的学术权威,他有奶便是娘,跑去为美帝国主义造原子弹!要建立起革命的科学,就要打倒以相对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理论黑旗!”叶哲泰忍受着头上铁高帽和胸前铁板带来的痛苦,不值得回应的问题就沉默了。

叶哲泰的妻子,同系的物理学教授绍琳从台下的前排站起来,走上台。她身穿一件很不合体的草绿色衣服,但熟悉绍琳的人联想到以前常穿精致旗袍讲课的她,总觉得别扭。

“叶哲泰!”绍琳指着丈夫喝道,却连其中的颤抖也放大了,“你没有想到我会站出来揭发你,批判你吧!?”她转向台下,“我们应该认清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反动本质,它提出的静态宇宙模型,否定了物质的运动本性,是反辩证法的!它认为宇宙有限,更是彻头彻尾的反动唯心主义……”听着妻子滔滔不绝的演讲,叶哲泰苦笑了一下。

“低下头!”一名男红卫兵大声命令。被批斗者都要低头,但叶哲泰要这样,那顶沉重的铁高帽就会掉下去,以后只要他一直低着头,就没有理由再给他戴上。但叶哲泰仍昂着头,用瘦弱的脖颈支撑着那束沉重的钢铁。“低头!你个反动顽固分子!!”旁边一名女红卫兵解下腰间的皮带朝叶哲泰挥去,在他脑门上精确地留下了带扣的形状,但很快又被淤血模糊成黑紫的一团。他摇晃了一下,又站稳了。

“叶哲泰,这一点你是无法抵赖的!你多次向学生散布反动的哥本哈根解释!”“这毕竟是目前公认的最符合实验结果的解释。”叶哲泰说,在受到如此重击后,他的口气还如此从容,这让绍琳很吃惊,也很恐惧。“这个解释认为,是外部的观察导致了量子波函数的坍缩,这是反动唯心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一种最猖狂的表现!”“是哲学指引实验还是实验指引哲学?”叶哲泰问道,他这突然的反击令批判者们一时不知所措。“当然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科学实验!”一名男红卫兵说。

“这等于说正确的哲学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反对实践出真知,恰恰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知原则的。”

“什么?!反动!反动透顶!!”那女孩儿举起紧握皮带的手指着叶哲泰,“你,是想说有上帝?!”“我是说不知道,如果上帝是指宇宙之外的超意识的话,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存在;正反两方面,科学都没给出确实的证据。”

这句大逆不道的话在整个会场引起了骚动。“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叶哲泰!!”“打倒一切反动学术权威!!”“打倒一切反动学说!!”……

“上帝是不存在的,一切宗教,都是统治阶级编造出来的麻痹人民的精神工具!”口号平息后,那个小女孩儿大声说。“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叶哲泰平静地说。

对于眼前这个危险的敌人,一切语言都无意义了。她抡起皮带冲上去,她的三个小同志立刻跟上,朝上抡皮带才能打到他那不肯低下的头,在开始的几下打击后,他头上能起一定保护作用的铁高帽被打掉了,接下来带铜扣的宽皮带如雨点般打在他的头上和身上……

物理学家静静地躺在地上,半睁的双眼看着从他的头颅上流出的血迹,疯狂的会场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那条血迹是唯一在动的东西,它像一条红蛇缓慢地蜿蜒爬行着,到达台沿后一滴滴地滴在下面一个空箱子上,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像渐行渐远的脚步。(选自《三体》,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押叶哲泰上台的两个男红卫兵都是理论物理专业大四年级的学生,其中一人揭发他曾在课程中擅自加入了大量相对论内容,所以说叶哲泰精通各种力学。

B. 旁边的女红卫兵让“反动顽固分子”叶哲泰低头为的是让对方屈服并承认问题,一名男红卫兵大声命令叶哲泰是暗示对方甩掉铁高帽,减轻负担。

C. 物理学家的血缓慢蜿蜒地爬行,然后一滴一滴地滴着。发出“哒哒”声,这里采用记叙,以动衬静,突出展示了叶哲泰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巨大震撼力。

D. 本文叙述叶哲泰之死,写得有点有面,有声有色,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揭开了文革的一角,让我们不能不正视过去,反思历史,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活。

2.小说在刻画叶哲泰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精神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以“疯狂年代”为题,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①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复任。章宗②即位,太常博士,累礼部郎中。

章宗将下诏以示四方,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韪其言,诏中书省行之。

泰和③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上复曰:“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五年,群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上曰:“在任一年,所得利害上之。”

贞祐④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是议也,丁忧致仕竟得免。是岁,卒,赠金紫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悫慎密,为人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

(选自《金史卷l06·列传第四十四·张行简》)

【注】①大定,是金世宗完颜雍年号。②章宗,金主完颜璟。③泰和,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年号。④贞祐,是金宣宗完颜珣年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B. 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C. 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D. 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除,本意是台阶,还有授予官职,清除的意思;摄,代理。表代理官职的还有行、署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B.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从唐代开始,为了神化皇权,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

C. 丁忧,即官员家中有丧事要回家奔丧、居丧的意思。到后来,丁忧特指父母之丧。致仕,就是退休,意为“还禄位于君”,也就是辞官在家闲居。

D.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太常是礼部的一个下属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行简知识渊博且在经史上能融会贯通,大定年间考取进士第一名。章宗对他很是信任和依赖。

B. 当群臣请求为章宗上尊号的时候,章宗不答应并诏命张行简依据范祖禹的意思予以拒绝。

C. 张行简治民有方。章宗问如何治理保州,他汇报了任职一年中调查实情、安民为要的成功做法。

D. 张行简敢于建言。贞祐三年朝廷征缴弓箭时,他的建议使部分难以完成的人员免除了缴纳弓箭。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之何?

(2)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促制造何以异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四日夜梦①

陆游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露箬霜筠②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注:①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②露箬(ruò)、霜筠(yún)都指竹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B. 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

C. “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

D. 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

E. 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2.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蜀主刘禅应当广开言路,发扬先帝遗德,鼓舞人的志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对足球暴力这个痼疾沉疴,包括中国足联在内的相关部门要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首先要深入剖开足球暴力背后的问题根源。

②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的票房仅是《战狼2》的十分之一,却将代表韩国角逐201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吴京主演的《战狼2》只能望其项背

③随着5级飓风“厄玛”步步逼近,飓风沿线的国家和地区都已进入紧急状态,民众正拭目以待,准备迎接这场威力超强的飓风。

④植物激素跟人体激素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都不一样,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担心反季水果使人性早熟是杞人忧天

⑤随着信用卡、电子支付逐渐成为主流,现金社会的发展已到顶点,无现金社会即将到来;届时纸币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⑥党和国家对质量的强调已经到了无出其右的程度,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针上来,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全国统一的行动。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 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B. 失眠是指因睡眠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C. 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 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 去年,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义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_______孔子更是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就说是礼仪文化”。

①“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

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

③“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年》)

中国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A. ②⑤④③⑥①    B. ②①⑥③④⑤    C. ④①⑥③②⑤    D. ④⑤⑥③②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堂中、房宇外,____。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语音相同,___。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不过,节日扎挂的灯笼中最让人遐思、期盼的,____。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汉代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挂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要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君臣相契,国家就会长治久安。

①不是所有宰相都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阅读”的讨论。

中学生“云中孤雁”我很喜欢读书;可是我不喜欢读老师推荐的书目;我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书,有趣味,又能轻松掌握历史知识。

大学生“疏影笛客”:我也很喜欢看书,不过我不喜欢看纸质图书,我喜欢在手机、电脑上看书,可以随时随地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多方便啊!

都市白领“锦衣夜行”: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要是读也是大体读一下,了解一下必要的信息就可以了,有必要抱着一本大书认真研究吗? 多浪费啊!

针对以上观点,你如何看? 请就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