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省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名士与名流

名士与名流貌似相同相近,其实相距很远,他们虽然皆与名气有瓜葛,但实际上因所取人生姿态不同,而展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

“名流”是指正在流行着的社会各界的名人群,而“名士”专指那些已在社会上出名但隐而未仕者。

名流往往以“名”为“实”,为本钱,常常抛头露面,混迹于社会各种官方的大众场合,参加种种社会活动,乐此不疲。目的是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利益,其处世姿态媚俗又积极。

名士则以名为“虚”,为“累”,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避开种种抛头露面的机会,躲进小楼或大自然里,回归内心的宁静,或赋诗作文,或饮酒观鱼,或舞剑弹琴,将“小我”化入宇宙之无限中。

名士一般都是实大于名,不仅才华超群,而且心高气傲,超凡脱俗,有一种远离权贵与名利,超然于尘世以外的狂士或隐士风范。名士们既能耐住寂寞与孤独,又是性情中人,喜欢自然山水,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

名流也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他们更喜欢社会,更喜欢人群,更喜欢在社会进取中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捞个一官半职,或挂满各种社会头衔,以赢得人们的特殊尊重。但不少人在进击社会中,慢慢忘却了人之本性,成为公众世俗文化的代表。这种人一旦得到权势,便想领导潮流,左右社会经济或文化局势。但大多数的下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只有学问和历史功绩都较大,或历史罪过很大的“名流”被定格了下来,成了名流的历史代表,如孔子、曹操等。

“替天行道,兴周灭纣”的姜子牙、“死谏”的魏征、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三人既是名流又是名士,位居宰相,却道人自守,身在“朝”,心在“野”,以一颗遁世无我之心入世救世,创造了集名流与名士于一身的完美典范。

名士中做到了才情与品性的完美结合之人,屈指可数,而且随着人类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名士将会越来越少,乃至慢慢消失。而名流则不仅在每个朝代都成群结队,蜂拥过来,蜂拥过去,社会越交会名流也会越多。时代一变,时尚一变,许多名流就会过时,被新的名流取代,尤其是政界和经济界名流,流变更迅速,旗帜改易更快。但也有一些带有“名士”质地的文化名流,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如韩愈、苏东坡、丘处机等,虽入世旺名但却最终依然保持了“士”的洁身自好这份独立人格。

名流虽有令人敬佩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下其言行都令名士不齿。因为名流们常常在人群里表现自我,在这种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了知识人(即“士”)的内在品性,成了偶像“稻草人”,或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而名士则往往四处躲避权名,人在深山僻壤,却名冠中华,真正应验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

1.下列关于“名流”与“名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B. 名流与名士的产生与社会和时代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C. 名流与名士对社会的意义不可相提并论,前者务实,后者务虚。

D. 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前者常常是刻意求得,后者往往是无意而得。

2.下列对名流与名士的不同人生价值观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士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追求内心的宁静。

B. 名流往往不甘寂寞,耐不住孤独,在自然与社会中,他们更喜欢社会和人群。

C. 名士淡泊名利,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深居简出,完全是为自己而活着。

D. 名流常常抛头露面,以博取利益和名声,在进击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变得世俗。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一些名流虽入世旺名却能最终保持洁身自好的独立人格,同样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

B. 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的素质普遍下降,名士自然越来越少。

C.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许多名流往往会被新的名流取代,其原因是他们善于改易旗帜。

D. 名流因为缺少真才实学,所以往往在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人的内在品性而沦为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

①金就砺则利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 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⑧或师焉,或不焉

A. ①③⑤⑥⑦    B. ②④⑤⑥⑧    C. ②③⑤⑦⑧    D. ①②④⑥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奖励)

B. 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C. 非利足也,而千里。(达到)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疑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名词作动词,游泳)

B.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师焉。(以…为耻)

C. (蚓)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动词,向上爬)

D.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作者是如何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结合诗歌前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2.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乱入” 一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 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 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D. 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 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B.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安之若素,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 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了明日黄花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本届世博会共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B. 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文明生活质量的标志,但是由于回收管理不及时、消费者随意丢弃以及产品本身降解困难的原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C. “TPR教学法”的精髓就是要向幼儿提供充分的视听信息,使幼儿自己透过观察与模仿深入了解并加工信息,不知不觉地说出一口纯正的英语。

D. 美国医疗协会所出版的一份专门刊物中指出,一剂对人体无害的广泛使用的综合药物,在患者服用之后,会持续地破坏维生素C达3个星期以上。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奥运会奖牌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而成。____。在为期16天的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奖牌成为了一大亮点。

①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② 奖牌丝带由机织而成,工艺精美,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③ 奖牌背面镶嵌着龙纹造型的玉璧,玉璧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④ 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 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展翅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

A. ④②⑤③①    B. ①④②⑤③    C. ⑤③④②①    D. ①⑤③④②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读者》电纸书广告语征集评奖结果于2010年10月揭晓。专家评委会经过认真筛选评议,最后确定获奖名单。下面是其中的两则获奖广告语,请选择一条作点评,说说其获奖原因。

(1)让阅读简单一“点”

(2)电纸有芯容乃大 读者无墨书亦香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两个分句,使之语义连贯并与第一个分句大致组成排比句式。

读冰心的散文,仿佛在一片冰雪莹净的世界里,聆听缕缕清婉的琴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话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根据要求写作。

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 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 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 世界才能充满温馨和爱!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等。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但不要写成诗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