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名士与名流 名士与名流貌似相同相近,其实相距很远,他...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名士与名流

名士与名流貌似相同相近,其实相距很远,他们虽然皆与名气有瓜葛,但实际上因所取人生姿态不同,而展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

“名流”是指正在流行着的社会各界的名人群,而“名士”专指那些已在社会上出名但隐而未仕者。

名流往往以“名”为“实”,为本钱,常常抛头露面,混迹于社会各种官方的大众场合,参加种种社会活动,乐此不疲。目的是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利益,其处世姿态媚俗又积极。

名士则以名为“虚”,为“累”,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避开种种抛头露面的机会,躲进小楼或大自然里,回归内心的宁静,或赋诗作文,或饮酒观鱼,或舞剑弹琴,将“小我”化入宇宙之无限中。

名士一般都是实大于名,不仅才华超群,而且心高气傲,超凡脱俗,有一种远离权贵与名利,超然于尘世以外的狂士或隐士风范。名士们既能耐住寂寞与孤独,又是性情中人,喜欢自然山水,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

名流也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他们更喜欢社会,更喜欢人群,更喜欢在社会进取中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捞个一官半职,或挂满各种社会头衔,以赢得人们的特殊尊重。但不少人在进击社会中,慢慢忘却了人之本性,成为公众世俗文化的代表。这种人一旦得到权势,便想领导潮流,左右社会经济或文化局势。但大多数的下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只有学问和历史功绩都较大,或历史罪过很大的“名流”被定格了下来,成了名流的历史代表,如孔子、曹操等。

“替天行道,兴周灭纣”的姜子牙、“死谏”的魏征、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三人既是名流又是名士,位居宰相,却道人自守,身在“朝”,心在“野”,以一颗遁世无我之心入世救世,创造了集名流与名士于一身的完美典范。

名士中做到了才情与品性的完美结合之人,屈指可数,而且随着人类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名士将会越来越少,乃至慢慢消失。而名流则不仅在每个朝代都成群结队,蜂拥过来,蜂拥过去,社会越交会名流也会越多。时代一变,时尚一变,许多名流就会过时,被新的名流取代,尤其是政界和经济界名流,流变更迅速,旗帜改易更快。但也有一些带有“名士”质地的文化名流,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如韩愈、苏东坡、丘处机等,虽入世旺名但却最终依然保持了“士”的洁身自好这份独立人格。

名流虽有令人敬佩的地方,但大多数情况下其言行都令名士不齿。因为名流们常常在人群里表现自我,在这种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了知识人(即“士”)的内在品性,成了偶像“稻草人”,或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而名士则往往四处躲避权名,人在深山僻壤,却名冠中华,真正应验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

1.下列关于“名流”与“名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B. 名流与名士的产生与社会和时代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C. 名流与名士对社会的意义不可相提并论,前者务实,后者务虚。

D. 名流与名士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前者常常是刻意求得,后者往往是无意而得。

2.下列对名流与名士的不同人生价值观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士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追求内心的宁静。

B. 名流往往不甘寂寞,耐不住孤独,在自然与社会中,他们更喜欢社会和人群。

C. 名士淡泊名利,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深居简出,完全是为自己而活着。

D. 名流常常抛头露面,以博取利益和名声,在进击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变得世俗。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一些名流虽入世旺名却能最终保持洁身自好的独立人格,同样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

B. 社会大融合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的素质普遍下降,名士自然越来越少。

C.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许多名流往往会被新的名流取代,其原因是他们善于改易旗帜。

D. 名流因为缺少真才实学,所以往往在不能节制的自我表现中丧失人的内在品性而沦为一种空洞的文化符号。

 

1.C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前者务实,后者务虚”和原文不符。 2.试题分析:“完全是为自己而活着”文中没有依据。 3.试题分析:原文“但也有一些带有‘名士’质地的文化名流,也会与名士一样留下很好的名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对全国高中生“中国历代文学最具推广价值的作家”的问卷调查,他们眼中排名靠前的作家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巴金、莫言。

请从中选择两三位作家来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国文学,写一篇文章向外国人推荐中国文学。要求选好作家,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⑴庄子这个寓言其实讲了两个故事,概括这两个故事。

⑵概括庄子这个寓言的寓意。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在入睡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成年人也不少见。该病表现为下颌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及前后运动,发出“吱吱”的磨牙声,这时虽然别人听得清清楚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夜间磨牙的根本原因是大脑皮层支配颌骨运动区的一部分细胞不正常兴奋,进而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咀嚼肌进入非正常活动状态时,就产生磨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您约我明天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公司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只好改期再谈。

B. 令郎在这次数学奥数竞赛中获得满分,多亏老师您的精心指导,我们全家十分感激。

C.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

D. 拙作奉上,自己总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B. 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考验,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C. 《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 虽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