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2017届高三仿真模拟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找回遗失的翅膀

一评《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

16至18世纪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部分。但从总体上看,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在海内外均偏重于西学东渐一脉,其主流并不体现为中西文化双向互动的多层次探索。相比西学东渐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中外学者仍然缺乏针对中学西传的系统研究。

为了打破此种单向的趋势,张西平教授二十余载孜孜不倦,以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为首要前提,致力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背景下全方位研究海外汉学。他遍访欧洲、追踪整理失落的欧藏中国文献,其新作《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集合了作者的学术导向与研究成果,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为人类文明史找回了中学西传这只“遗失的翅膀”。

20世纪有关近代中西关系的著作中有相当数量的论述,隐藏着西方文化高于中国文化的情感预设,这导致人们更倾向于关注西方文明怎样参与对近现代中国的改造。张教授在《导论》中批评了中西文化交流史单向化、片面化的研究现状,提出应该把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导论》开拓性地从中国典籍翻译的角度展开中学西传研究,张教授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献的西译,传教士的‘西学汉籍’和中国历史的西语文献报告和著作的研究,是改写目前世界史和中国史研究的关键。对于它们的细致研究,将是解开全球化秘码的关键所在。唯有此,历史的真相才会呈现出来。”

《导论》还对西方文化自我成圣观提出了批评。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权力被解构和祛魅以后的故事,着力重现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文化通过怎样的路径流传到西方,又对西方世界产生过何种影响,展现中国文化在塑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西方文明完全依靠自身发展的线性历史观被破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调的历史观念,即西方文明的演变进步并不是地域性的单向因果递进关系,而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交互关系。通过学习、吸纳及改造其他文化的资源,创造了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谓“西方的胜利”。

与此同时.该论著进一步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导论》凭借翔实的史料,通过法国重农学派与孔子学说之关联、莱布尼茨对宋明理学的学习、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的推崇等,将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拔擢至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化之深刻渊源这一思想层面。在中学西传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尽管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但因其具有的人类共同价值与进步因素,为启蒙运动所借鉴吸收。该论著超越了西方中心论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限制,以公正开放的态度解构了“五四”以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通过挖掘、理解启蒙运动的发生、衍变,重现中国文化如何成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源泉。当被忽视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曾在某种程度上孕育了启蒙思想的事实浮出历史地表时,让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思想内涵,经过改造也可以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外学者对西学东渐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中学西传却没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张西平教授的研究填补了这个空白。

B. 张西平教授致力于海外汉学研究,他追踪整理失落的欧藏中国文献,注重从中国典籍翻译的角度展开中学西传的研究。

C. 16世纪到18世纪间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它们既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对西方文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地域性文化,但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与进步因素,具有世界性意义,因而孕育了西方的启蒙思想。

2.下列对《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导论》体现了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没有传统的西方文化高于中国文化的情感预设,因而能客观地研究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B. 《导论》对西译的中国古代文献、西学汉籍及有关中国历史的西语文献、著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解开了全球化密码的关键所在。

C. 《导论》打破学术传统,反思并批评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史单向化、片面化的研究现状,主张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D. 《导论》既批评了西方文化的自我成圣观,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权力,但也不受民族主义限制,态度公正开放,还原了历史真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中国热,当时人们推崇儒家学说,这与此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很相似,其实,文化上互相学习是常态,完全不存在所谓的“西方胜利”。

B. 张教授对“五四”以来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现代思想内涵,东方文化也参与了西方近代思想的形成。

C.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对西方启蒙运动曾产生过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它们经过改造,相信也可以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资源。

D. 西方文明的演变进步,不局限于本地域的单向因果递进,也不是纯粹依靠自身的线性发展,而是学习和吸收了其他的文化资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冰心的文学之路

阎纯德

1919年,摧枯拉巧的暴风骤雨洗刷着中国的河山,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冰心,就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女作家中同期的如庐隐、冯沅君和苏雪林虽曾有与冰心齐名之誉,但终没有她那样的名气,稍晚一些的凌叔华、沉樱、白薇、陈学昭等人也不能相比。

1918年秋,她从贝满女中毕业后即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学习。冰心说:“我是从入了正式的学校起,就选了医生这个职业,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母亲体弱多病,我和医生接触较多。后来请到了西医,我就更感兴趣了,他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我觉得这些器械是很科学的,而我的母亲偏偏对听胸、听背等诊病方法,很不习惯,那时的女医生又极少,我就决定长大了要学医,好为我母亲看病。”冰心的父亲也鼓励她说:“‘东亚病夫’的中国,是很需要良医的,你就学医吧!”冰心从小立志学医,所以尽管爱好文学,但对于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科都特别用功,她都争取学好考好。

冰心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一年级时,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年。后来女大并入燕京大学,称燕大女校。“五四”运动的第二天,冰心就被女校的学生会叫来当文书,投入爱国运动的行列。同时又被选为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的成员。白天,她跟着当代表的大姐姐们上街宣传,去大会旁听,募捐,晚上就写反帝反封建的各种文章。群众游行示威、演说、火烧赵家楼……使这位刚跨入青年行列的文静女子感奋不已。冰心说:“从写宣传文章,发表宣传文章开始,这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中国青年爱国运动,文化革新运动,这个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都会引起我的许多感喟。”

那时,联合会除了会刊登他们的宣传文字,还要他们再找报纸去发表。冰心找到《晨报副刊》,因为她的表兄刘放园先生是《晨报》的编辑。那时她才正式用白话写作,用的是她的学名谢婉莹,发表的是职务内应作的宣传文字。冰心说:“放园表兄觉得我还能写,便不断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新出的杂志给我看。我从书报上,知道了杜威和罗素,也知道了托尔斯泰和泰戈尔。这时我才懂得小说里有哲学的,我的爱小说的心情,又显著地浮现了。我酝酿了些时,写了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很羞怯地交给放园表兄。用冰心为笔名,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划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意;二来是我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

三天之后,小说居然发表了。刘放园抓住冰心毫不放松,竭力鼓励她再写。当时,发表的喜悦也使她无法放下那支已经“写得滑了手”的笔,一口气做下去,几乎每星期都有出品,多半是“问题小说”,如《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雨秋风愁煞人》《庄鸿的姊姊》等等。这时冰心,几乎完全陷入了创作的冲动之中。由于社会宣传活动和写作,她的理科功课落后了很多,对于学习的前途,冰心有不少焦虑。在她左顾右盼之时,周围的人都劝说她弃理学文。朋友的意见终于使她改变了初衷,于1921年理预科毕业后,就改入了文本科,而且还跳了一级。从此,她立志要走文学这条道路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下了学,便把书本丢开,一心只想做小说,眼前的问题做完了,搜索枯肠的时候,一切回忆中的事物,都活跃了起来。快乐的童年,大海,荷枪的兵士,供给了我许多的单调的材料。回忆中又渗入了一知半解,肤浅零碎的哲理。

(选自《冰心自述》)

②她以为“文艺好像射猎的女神”而她是“勇猛的狮子”,在她“逾山越岭,寻觅前途的时候”,受了文艺的“当胸一箭”,于是便从“万丈的悬崖上,倏然奔坠于”文艺的“光华轻软的罗网之中”。

(选自茅盾《冰心论》)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冰心为能在报纸上发表宣传文字,才用白话写作并署学名,但在发表小说时心中有顾虑,就用“冰心”作为笔名。

B. 由于社会宣传活动和写作,导致理科功课落后,这使冰心很焦虑,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她改变了学医的初衷,弃理从文。

C.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在与她同期和稍晚的一些女作家当中,她应是最为有名的一位。

D. 冰心立志学医,除了对学医有兴趣外,也因她对母亲的孝心,她要为母亲治病,同时父亲也鼓励她为救国学医。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开头通过冰心与同期和稍晚的一些女作家在名气上的对比,表现出冰心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为下文写冰心最终弃理从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B. “五四”运动爆发后,冰心做了燕大女校学生会的文书,又被北京女学界联合会选为宣传股成员,这是因为冰心名气很大,成绩优异,写宣传文章很积极。

C. 冰心受到表兄刘放园的鼓励和新出版的杂志书报的影响,对小说有了更深的认识,懂得了小说中是有哲学的,也从回忆中汲取素材,写出了不少“问题小说”。

D. 文中叙写冰心的人生经历,表现冰心的思想变化,突出冰心的文学追求,多次借用冰心的原话,有利于凸显内容的真实性,让文章更具说服力。

E. 冰心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指出自己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她认为自己被文艺俘获,在文艺的影响下,原本狮子般勇猛的她变得柔软文静了。

3.冰心曾说,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震”上创作道路的。请结合材料,就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神迷路了

西班牙罗赫尔•卡拉维格

一个一身红衣的女孩正略显匆忙地走着。她一边走一边听音乐,还在想着将要见到她生命中的爱人。她边走边听边想,同时又感到喜悦、害怕和希望纠结在一起。这个红衣女孩是个美女,既有古典美的气韵,又不乏现代感。她没有年轻到天真的程度,也没有成熟到不相信爱情。她的爱情正在不远处等着她。她一边走一边通过耳机听着手机里的音乐,现在播放的是霹雳弗兰德斯乐队的《神迷路了》。正播放着这首歌时,手机地图在她耳边提示:前方50米右转。这个红衣女孩边走路边听歌边想着她的爱情,心中还纠结着各种情绪,尽管这样,她还是右转了。因为她是女人,能够同时做这一切。

在这个女孩向右转的45分钟之前,一个戴着粗框眼镜,穿着磨损的牛仔裤,身材高大有型的男孩通过WhatsApp(社交媒体)发送了一个音乐厅的位置。他是男人,认识路。他选择了最喜欢的那件T恤,一件胸前印着“霹雳弗兰德斯”的黑色T恤。最终,他出发去见那个唯一令他感兴趣的女孩,她是那种能够明白为什么那件黑色的“霹雳弗兰德斯”T恤是他的最爱的女孩。虽然他出门有点晚,不过他住得近,确信自己能按时赶到。这个戴着粗框眼镜的高个男孩是个聪明的小伙子,聪明又有创造力,属于那种总得干点什么的人。他一边走路,一边注意着街道的名字,尽管差一点走过了,他还是在刚好的时刻拐了弯。在刚好的时刻,因为他是男人,认识路。

穿红衣的女孩和穿磨损的牛仔裤的男孩迎面碰上了。她曾想象过101次和他的交谈。他曾想象过101次和她的交谈。但是现在两人并肩走着,对方就在眼前,却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面对屏幕时就简单得多。结果当这发生时,当彼此非常喜欢却不太认识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相遇时,却是一片沉默。他们走着,不再听音乐也不再思考,因为彼此就在面前,在身边,因为他们在一起。现在他们不通过音乐,不必思考,也能强烈地感觉到对方的存在,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都不需要了。手机地图已经不再跟她说应该从哪里走,因为没必要了,因为她跟着他。他们走着,沉默地微笑着。两个人都微笑着却并未意识到。但是他己经忘了他们要去哪里,甚至忘了他们是否要去某个地方;他忘了这件事,因为他和她走在一起,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从那次约会开始,男孩和女孩的关系亲密起来。他在Twitter(网站)上展露他的才智。她在Instagram(网站)上分享她的见闻。Facebook则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白天他们在WhatsApp(网站)上甜言蜜语,商量约会,说一些面对面时不敢说的话。晚上各自回到家后,他们又通过Skype(网络电话)煲电话粥。你真是太完美了,他对她说。她则回以一个脸红的表情,你别太夸张了,她说。他们经常相互取笑。你闭嘴吧,连上卫生间都要Google(谷歌搜索)告诉你得走几步。得了吧,你呢?如果让你离开微信,你就连话都不会说了……

于是,有一天她想到一个主意。自从三个月前他们第一次约会,就是他们在拐弯时相遇的那一次,她就想给他一个惊喜。到了那一天,她送给他一个用黑纸包着的盒子。盒子里是一台最新款的导航仪。什么?她知道他不会喜欢,她只是想看看他那张脸,对他的气愤取乐一番。这个高大有型的男孩,不但聪明,还很真诚,他成功掩饰住了意外却没能掩饰住气愤。一个导航仪?你在开玩笑,是吗?他憎恶GPS,因为他是男人,认识路,因为方向感就是他的地图。但是礼物其实并不是导航仪,而是两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霹雳弗兰德斯”音乐会的入场券,导航仪里保存的是音乐厅的地址。因为她是女人,把一切都想到了。

他去接她。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至少要六个小时。男孩习惯于在“汽车叭叭”软件上面发布自己的出行计划,看看能不能拼车,这样会便宜一点;但这一次是私密旅行。他去接她,而她在说定的时间己经准备好了。上路了,他打开那台导航仪。但他是男人,这玩意儿让他头疼;他是为了她才这样做的,她笑了。导航仪开始说:你要去巴塞罗那奥恩音乐厅,在西尔瓦娜大街13号。你想选择以下哪条路线?最快的,生态环境最好的,最便宜的。

两人互相看了看,微笑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最长的。她吻了他,因为爱是最好的迷路方式;他把导航仪扔出车窗,因为迷路是最好的爱的方式。就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像古典美人一样的漂亮女孩,和一个高大有型,聪明而有创造力的男孩,永远地迷路了。[注]本文获得了弗恩特塔哈写作俱乐部于2014年举办的第二届“科技之神”短篇小说竞赛第一名,该竞赛的主题是“科技与日常生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女孩年轻而成熟,所以她有天真的一面,并且相信爱情的存在。正因为此,她不顾路途遥远,怀着喜悦、害怕和希望的纠结心情去见男孩。

B. 男孩虽然出门晚,但是他离家近,因为确信自己能按时赶到,并且他确实准确无误地到达了目的地。由此可知,他聪明而自信。

C. 文章中多次出现了“霹雳弗兰德斯”,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男孩和女孩的“媒人”,因为他们二人有着共同的爱好。

D. 男孩与女孩初次相见,他们虽然想象过101次与对方的交谈,但当真正见面时却无话可说,由此可知,他们二人并没有共同语言。

2.请赏析文章标题“神迷路了”。

3.“他是男人,认识路”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垣崇祖

垣崇祖,字敬远,下邳人也。崇祖年十四,有干略,伯父豫州刺史护之谓门宗曰: “此儿必大成吾门,汝等不及也。”

初,崇祖遇太祖于淮阴,太祖以其武勇,善待之。崇祖谓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谓千载一时。”遂密布诚节。太祖践阼,谓崇祖曰:“我新有天下,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徙为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如故。封望蔡县侯,七百户。

建元二年,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寿春。崇祖召文武议曰:“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修外城以待敌,城既广阔,非水不固,今欲堰肥水却淹为三面之险,诸君意如何?”众曰:“古来相承,不筑肥堰,皆以地形不便,积水无用故也。若必行之,恐非事宜。”崇祖曰:“卿见其一,不识其二。若舍外城,贼必据之,外修楼橹,内筑长围,四周无碍,表里受敌,此自为擒。守郭筑堰,是吾不谏之策也。”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虏众由西道集堰南,分军东路肉薄攻小城。崇祖著白纱帽,肩舆上城,手自转式。至日晡时,决小史埭。水势奔下,虏攻城之众,漂坠堑中,人马溺死数千人,众皆退走。

初,崇祖在淮阴见上,便自比韩信、白起,咸不信,唯上独许之。及破虏启至,上谓朝臣曰:“崇祖许为我制虏,果如其言。其恒自拟韩、白,今真其人也。”进为都督号平西将军,增封为千五百户。崇祖闻陈显达李安民皆增给军仪,启上求鼓吹横吹。上敕曰:“韩、白何可不与众异!”给鼓吹一部。

世祖即位,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初,豫章王有盛宠,世祖在东宫,崇祖不自附结。世祖以崇祖心诚不实,之。永明元年四月九日,诏曰:“垣崇祖猜滋甚,志兴乱阶,随与荀伯玉驱合不逞……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死时年四十四。子惠隆,徙番禺卒。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六·垣崇祖》,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寿春    寇:入侵,侵犯

B. 表里受敌,此自为擒。                        坐:犯罪

C. 世祖以崇祖心诚不实,之                      衔:心怀不满

D. 垣崇祖猜滋甚                                贰:有二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世祖都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

B.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又称为“太守”。

C. “卿”字在古代有多种用法,可以是对人的尊称;文中用于古代上级称下级。

D. 东宫是古代汉族政权宮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垣崇祖年少时就很有才干,他的伯父称赞他将来必成大器,光耀门楣,还说族中的其他弟子都比不上他。

B. 垣崇祖有眼光能识人,他看出太祖并非池中之物,认定太祖会是他的君主,于逻对太祖表现忠诚,太祖称帝后,他被拜官封侯。

C. 垣崇祖富有军事才能,他力排众议战胜敌人,后来受到皇帝的褒奖加官进爵,但是他不满足于此,自比韩信白起要求皇帝增配礼乐仪仗,说明他有些恃才傲物,爱慕虚荣。

D. 垣崇祖没有亲附巴结太子,太子即位后认为他有二心,对他猜疑不满,给他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处死了他。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番禺,死也那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

(2)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捣衣

  元 赵孟頫①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要褭,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

【注】①赵孟頫:宋朝皇室子孙,亲历亡国之痛,后来又到元朝做官。诗中的南渡指的是宋朝南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捣衣”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将思妇对“良人”的浓浓思情呈现在月夜秋风里的捣衣声中。

B. 首联借用露珠滴落梧桐叶、捣衣砧声不断以动写静,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思情。

C. “苜蓿总肥宛要褭”中“宛要褭”是大宛能日行万里的骏马。此句说产自西域的苜蓿虽然在汉朝也传进了中原地区,却也在塞外喂肥了大宛更多的铁骑。作者在此批评了汉朝统治者盲目与西域进行交流,给汉朝带来遭受外族侵扰的危险。

D. “琵琶曾泣汉婵娟”句采用了用典抒情和拟人的手法,借幽幽的琵琶曲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流露出伤感之意,表达了作者为腐朽的元朝政权而伤感。

E. 尾联在作者的俯仰古今的喟叹伤感之中收束全诗,既有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又有对个人心绪的表达。

2.请分析作者在颔联中表达出的思想情感。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2)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虽然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乐趣,但他以“ _______”表明自己坚持修身洁行,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 ”,以美女衬英雄;再用“ 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五、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由于这个班学生基础很差,为了让他们能够跟上进度,班主任经常对这些学生耳提面命,希望能帮他们解决学习上的疑难。

B. 他平时加强各种训练,并记下训练笔记,朝夕苦练,在全军狙击作战骨干集训比武中,百步穿杨,以951.5分的总成绩夺冠。

C. 很多人对古诗词颇有情怀却只能高山仰止,《中国诗词大会》正好带动全民进行一场古典诗词之旅,并汲取知识,涵养心灵。

D. 凭着顽强的精神,经过几十年的苦心孤诣,赵忠贤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因此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E. 在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切实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让处于箪食壶浆生活境况的困难户尽快地脱贫致富。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 当一些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飞机多次侵犯日本领空时,日本的大多数媒体、报纸和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日本极端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阴谋。

C. 朝鲜2月7日宣布利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美国、日本、韩国纷纷指责朝鲜发射卫星是没有道理的,将造成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不稳定”。

D. 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近出炉的丽江古城整改方案可谓无所不包,此前被提及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其中给出了回应。                                                            。为破此局,丽江政府唯有以破釜沉舟的勇毅猛药去疴。

①长久以来,在丽江,败坏了的规则和道德

②俨然构成了一个难解的整体性恶性循环

③治理这种整体性的病变,自然绝非朝夕之功

④事实上,这份景区整改方案,已然超越了“旅游业”的范畴

⑤与丑闻频现的旅游业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⑥涉及地方治安、营商生态、市场秩序等更为基础的层面

A. ①⑤②④⑥③    B. ④⑥②①⑤③    C. ①⑤④⑥②③    D. ④⑥①⑤②③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____________。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严,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__________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简洁明了。

 

九、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期间,全国上千个城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的景象或将成为历史,而共坐守岁观春晚、指尖飞舞抢红包、阖家驱车寻胜景,已成为新春新风景甚至新传统。无需拉开太长的历史视野,我们就能感受到习俗、传统的悄然改变。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