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二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后面题。

闲话信仰

①某留美人士在接受提问“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中国人?”时答道:“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

②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这话大体不错。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的发展留下适宜的空间和条件。

③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信仰方面的分量并不低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

④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经历的艰苦思想过程,使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比如,“孝”和“以孝治天下”观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没有“孝道”这一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种和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百善孝为先”。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⑤上面是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方面的正面评估,是一种积极的说法。而要做到客观公允,它消极的另一面也不能回避。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道德信仰的状况常常受时代环境的左右,在一个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又较容易受到蛊惑,因而其坚定性确实赶不上各种高级宗教。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令人厌恶的现象,小者拐骗偷摸;大者杀人食肉。而在权力场中,谄媚逢迎,虐杀无辜;或者是崇洋媚外,唯利是图,内涵虽然不同,嘴脸一样丑恶。而且,从表面看来,其来源和过程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的东西,能够按照当权者的意志一夜之间便蔚为风气。这在宗教传统很深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

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西班牙和巴尔干地区发生过猛烈的碰撞,反反复复的改宗斗争是一个相当漫长而惨烈的过程,时至今日,巴尔干人民还在饱尝这一惨剧留下的苦果。相对他们而言,中国人倒该算是有福的了,在这里所谓“坏事变好事”的逻辑得到了证明。不是吗?如果我们也十分执著于某种信仰,那中国和世界今天会是何等模样。

⑦说到这里,再回到开篇的问题,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中国人?那位留美学者的答案“没有信仰”云云,便很值得怀疑。

1.下列关于“信仰”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资源的稀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这使得中国人缺少信仰。

B.儒家思想在文化领域内的统治地位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没有给其他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任何空间和条件。

C.道德信仰易受时代环境左右,在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其坚定性往往比不上其他宗教信仰。

D.为信仰献身不是宗教徒的专利,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道德教化表现出的强大力量足以媲美于各种宗教。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之所以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相当高的层次,正是因为它经历了艰苦漫长的过程。

B.对动物本身的抵制、疏离和克服,体现出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从这一点上讲,先儒们“孝”的观念的提出,可谓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

C.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信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消极的一面。

D.中国历史上,在国家基本安定的情况下,统治者总会重视文化建设,道德教化也会得到有效传承。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不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也许缺少宗教信仰,但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德信仰并不逊色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所以,宗教对于一个民族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B.“百善孝为先”。“孝”道得到推行,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推行“孝”道。

C.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信仰有其消极性,也有积极性。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崇尚宗教,仍应加强道德建设。

D.中国和平安宁,而巴尔干地区还在饱尝漫长而惨烈的改宗斗争,这表明道德信仰优于宗教信仰。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晚岁诗文愈奇,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注】①校:校考,主管科考。②永陵:明世宗嘉靖皇帝陵墓,此处指世宗本人。③继室:续娶的妻子。④石公:袁宏道自号石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A.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B.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C.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D.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和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B.“表”是古代臣子呈于君主一种文体。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 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表”一般用来陈述衷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C.“数奇”即命数不好。古代占法以偶为吉,奇为凶。“朔漠”中的“朔”指北方之意,含有此义的还有朔风、朔气、朔望、朔方、朔客等。

D.“曲蘖”本指酒母,代指酒。古代对酒的称呼还有醴、醪、曲生、琼浆、玉液、绿蚁、杜康、欢伯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徐文长诗文书画无一不佳,参赞军事亦有“奇计”,才高却潦倒,这令他在为文长立传时,饱含景仰和悲悯的复杂情感。

B.徐文长一生备受冷落与恃才傲物有关,“客诸”幕府,他敢于傲视胡宗宪,将士却跪爬着跟胡公说话,故他被胡宗宪赏识是个例外。

C.失意仕途转而恣情山水、穷览风物,徐文长胸中不平之气始终不曾磨灭,表现在诗中或低沉或奔放。他终因“愤益深”而得狂疾。

D.本文重在表现徐文长的“奇”而“雅不与时调合”的一生,他甚至不惜自残来与世道相抗争的悲剧命运,是封建文人中一个怀才不遇的典型代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然竟不偶。

②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后面题。

古树

杜濬

为四明邱氏作。李杲堂记云,家亦有古楝树,与邱松柏相望。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注】①杜濬: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时为太学生,明亡后,不愿效力清廷,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②三株树:隐士邱至山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③草木心:出自唐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苦楝:诗人家中所栽之树。

1.从体裁上看,本首诗是一首什么诗?诗中的古树具有哪些特点?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中表现周瑜儒雅从容,指挥若定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词人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激愤和“恨”。

③《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最能表现蔺相如心胸开阔、明大义顾大局的一句是: 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支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一幅画被定为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2.小说中先生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3.请梳理小说的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

4.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C在新课改形势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否则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说话做事也就难免贻笑大方。

D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借以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填入画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的真不等于生活的真。                   作家只有认清这两种逻辑,处理好生活的真和文学的真之间的关系,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①它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用于人的知觉和情感的人类经验。

②因为二者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逻辑。

③反之,在客观世界说得通的东西,在文学世界中未必合乎逻辑。

④文学从本身的意义来说,并不是对一件真实事件或一个人物的真实叙述,

⑤因此,在文学世界中说得通的东西,在客观世界未必说得通。

⑥所以,文学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只是文学事件而不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⑦这样,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和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是大不相同的,

A.④①⑥⑦②⑤③   B.⑤③②⑥④⑦①

C.④⑥⑤②③⑦①   D.⑤③④⑥⑦①②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__①______。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则叫“镇”。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意;所以,险要的地方叫镇。就两者对政治军事的不同的重视程度来看,“城”以政治而兼军事,____②_____,故北京是“城”,武汉是“镇”。“城”讲“文治”,而____③______,它们都不会把商业和商品生产放在首位。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中国网民文化节”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图的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字。

满分5 manfen5.com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小学做了一名女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引起了小小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的“现实问题上”,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她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旮旯,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地方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