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高考一轮专题1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练习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A.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

B.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C.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人非生知之者,孰能无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刘)表恶其能不用也。

A.青,取之蓝,青于蓝。

B.吾尝终日思矣。

C.某所,母立于兹。

D.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其间旦暮闻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A.吏呼一怒。

B.大王来操?

C.豫州今欲至?

D.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吾尝疑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B.飘飘如遗世独立。

C.儿寒?欲食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若事之不济,此天也。

A.臣敢上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翁。

C.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无伤也,是仁术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即以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A.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B.皆出于此乎?

C.孰能讥之乎?

D.则或咎欲出者。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闻道也固先乎吾。

A.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B.若是,孰能御之?

C.秦王恐破璧。

D.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不出,火尽。

A.卿但暂还家,吾今报府。

B.虎大骇,远遁,以为噬己也,甚恐。

C.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D.何谓阁子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更若役,复赋。

A.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B.吾儿,久不见影。

C.桑之未落,其叶沃

D.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某,而母立于兹。

A.举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居清明门外,有宅四

C.行将为人并。

D.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A.天下皆知美之美。

B.谁大王为此计者?

C.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利往。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A.斩木为兵,揭竿旗。

B.谁为大王此计者?

C.然此可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未知生,知死?

A.积土成山,风雨兴

B.杀鸡用宰牛刀?

C.盘盘,囷囷焉,蜂房水涡。

D.然力足以至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A.廉颇者,赵之良将

B.师道之不传久矣!

C.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A.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B.余船次俱进。

C.犹不能不之兴怀。

D.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勇气闻于诸侯。

A.乱易整,不武。

B.鲜能名节自立。

C.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D.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A.求假暂归。

B.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身也,则耻师焉。

A.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B.衡善机巧,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C.州司临门,急星火。

D.而耻学师。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外张仪。

A.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故燕王欲结君。

C.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D.业精于勤、荒嬉。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  )

例句:沛公军霸上,未得项羽相见。

A.竖子不足谋!

B.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 吾点也。

D.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  )

例句: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A.吾王庶几无疾病

B.失其所,不知。

C.玉斗一双,欲亚父。

D. 陈涉少时,尝人佣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入孝,出则弟。

A.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

B.位卑足羞,官盛则近谀。

C.以身作

D.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A.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与斗卮酒。

C.欲速不达。

D.遵后稷、公刘之业,古公、公季之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A.高抑之,下者举之。

B.此数用兵之患也。

C.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陈胜,阳城人也。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臣壮也,犹不如人。

A.作《师说》以贻

B.师道不传也久矣。

C.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人非生而知者。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  )

例句: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A.顷,烟炎张天。

B.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C.宋何罪有?

D.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2012·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7~30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钧考天下钱粮,民不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其家,得珍宝如内藏半。桑哥既诛,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薨,年四十七。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他栅:其他营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 给:供给,施与。

B.则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C.民不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其家 籍:登记,没收。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