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习评估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针/熏     整/造    跷/下自成

B.偻/龉     傥/孝    阖/官野史

C.债/缱     伤/然    拘/牛入海

D.葬/弃     商/惑    峦/力能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炮烙 菲薄 陷阱 藕断丝联 悠哉游哉

B.琐事 针贬 屠戮 心无城府 众口铄金

C.睿智 矫健 对峙 桀骜不驯 贸然行事

D.接洽 煤碳 誊写 汗流浃背 精兵减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联党”头面人物不久前公然跑到日本去参拜靖国神社。如此数典忘祖,如此卖国行径,难怪港台舆论会斥李登辉等“台独”分子为汉奸。

B.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称将引进商业化模式继续筹备,网民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的。

C.先生看着两人的背影,只是满脸讳莫如深地点了点头,又继续埋首于文件之中去了。

D.如何在地震中逃生,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做了具体而微的讲解,而今天的演练,更让我们有了切身的体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韩国20日敦促朝鲜停止使半岛局势紧张化的举动。总统府女发言人金杏说,不管朝鲜是导弹试射还是军事示威,朝鲜都不应该停止加剧紧张局势的动作。

B.日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并称考虑招收研究生。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的莫言要带研究生这个话题对网友很感兴趣,马上引来热议。

C.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D.今年三月下旬以来,南方大部地区开始迎来大面积强对流天气。本月8日、14日、19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连绵的降水量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危险。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边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英国国防部研究出wi-fi穿墙雷达

透过一英尺厚的墙壁,“看”到墙那边人的位置、移动速度和动向,甚至还可能根据细微的呼吸探测

到静止不动的人,这就是英国国防部最近资助研究的wi-fi穿墙雷达。它体积小巧,非常适合巷战或警方的人质解救行动。而且由于其本身并不发射任何无线电波,所以不会被反雷达装置侦测出来。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海军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雷达的原理:他们看到飞机飞过无线电发射塔时反射了无线电波。科学家们现在利用同样的原理制作出了第一台基于ei-fi信号的透视雷达:追踪现有的wi-fi信号,可透过墙体窥探到墙那边的人。

如今,美国有61%的家庭存在wi-fi无线信号,而全球有25%的家庭存在wi-fi无线信号,于是,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卡尔•伍德布里奇和凯文•切迪因这些无处不在的无线信号研发出了他们的探测器。物体也是通过识别wi-fi信号频率的变化来探测移动的物体。该原型机是一个手提箱大小的盒子,里面包含一个装备了两根天线的无线电接收器以及一套信号处理系统。在测试中,他们利用这套装置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速度和动向,甚至是隔着一道一英尺厚的墙来进行侦测。

Wi-Fi雷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在民用方面,它可以发现入侵者、不着痕迹地监控儿童和老人、帮助警方解救人质;在军用方面,英国国防部已经开始资助这项研究,以确定其是否可以用于城市作战,毕竟,用这个东西来扫描建筑物,发现其中隐藏的敌人,是非常方便的。

此次研发出的Wi-Fi穿墙雷达,与之前各种穿墙雷达明显不同之处就在于,这套装置本身是不会发射出任何无线电波的,不会触发敌方的反雷达装置,所以它不会被检测出来。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它在没有W i-Fi信号源的地方是无效的。

研究人员卡尔·伍德布里奇指出,经过改进,这套设备可以变得更加灵敏,足以侦测到那些站立或坐着静止不动的人,因为他总要呼吸,而一呼一吸间的细微移动,都会被探测出来。只要一个人被无线电波所包围,就有办法测出他的呼吸率。尼尔·帕特瓦里在犹他州立大学的无线工程组利用20个低成本的无线电发射装置设计了一个网络,并将这个网络布置在一张病床的周围,接着他们创造出一种算法,就可检测一个静止不动的人的呼吸,效果优于目前的探测器。帕特瓦里计划在年底前升级算法,以便过滤掉肢体动作造成的波动影响。

1.下列对于W i-Fi穿墙雷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Wi-Fi穿墙雷达可以借助无线电波透过一英尺厚的墙壁,探测到墙那边人的位置移动速度和动向,甚至还能探测到静止不动的人的细微呼吸。

B. Wi-Fi穿墙雷达本身并不发射任何无线电波,所以它不会被反雷达装置检测出来。

C. Wi-Fi穿墙雷达与普通雷达的基本制作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其本身并不发射无线电波,这就使之具有了隐蔽性。

D. Wi-Fi雷达可以应用在民用、军事方面,譬如它可以发现入侵者、不着痕迹地监控儿童和老人、帮助警方解救人质,用于城市作战。

2.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Wi-Fi雷达的原型机是一个手提箱大小的盒子,里面是一个装备了两根天线的无线电接收器以及一套信号处理系统。

B.20世纪30年代,美国海军研究人员发现了雷达的原理并制作出了第一台基于Wi-Fi信号的透视雷达。

C.卡尔·伍德布里奇等人根据物体辐射的波长与波源、观测者的关系以及Wi-Fi信号频率的变化研发了Wi-Fi穿墙雷达。

D. Wi-Fi穿墙雷达的进步性表现在穿透力强、隐蔽性强,但是也存在强烈依赖Wi-Fi信号源这一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有一多半的家庭存在Wi-Fi无线信号,而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存在Wi-Fi无线信号,这为研制Wi-Fi穿墙雷达提供了很大可能性。

B.若用Wi-Fi穿墙雷达扫描建筑物,能发现其中隐藏的敌人,这体现了其军事上的潜在应用价值。

C.卡尔·伍德布里奇认为,对Wi-Fi穿墙雷达设备进行改进后,它可以变得更加灵敏,甚至可以探测到已经窒息的人。

D.利用无线电波,以先进科学的算法监测一个静止不动的人的呼吸的效果要比目前一般的监测器的监测效果好。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业,遂作《辩亡论》二篇。

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会骏诛,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不知邪!”议者此定二陆之优劣。

吴王晏出镇淮南,以机为郎中令,迁尚书中郎,转殿中郎。赵王伦辅政,引为相国参军。豫诛贾谧功,赐爵关中侯。伦将篡位,以为中书郎。伦之诛也,齐王冏以机职在中书,九锡文及禅诏疑机与焉,遂收机等九人付廷尉。吴王晏救之,得减死徙边,遇赦而止。

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冏既矜功自,受爵不让,机恶之,作《豪士赋》以刺焉。冏不之悟,而竟以败。

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太安初,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机乡人孙惠亦劝机让都督于粹,机曰:“将谓吾为首鼠避贼,适所以祸也。”遂行。颖谓机曰:“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君而可以济事者也。”颖默然。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云尝与书曰:“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后葛洪著书,称“机文犹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丽妍赡,英锐漂逸,亦一代之绝乎!”其为人所推服如此。然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以进趣获讥。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父祖名播四海,不知邪            宁:难道

B.冏既矜功自,受爵不让     伐:夸耀

C.适所以祸也                速:加快

D.机其主者                  录:逮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议者此定二陆之优劣           赵亦盛设兵待秦

B.轻兵独进没                       学不思则罔

C.未有臣陵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D.并行世            其身也,则耻师焉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4分)

(2)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3分)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3分)

4.根据③④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3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断10处)(3分)

故 师 之 教 也 不 争 轻 重 尊 卑 贫 富 而 争 于 道 其 人 苟 可 其 事 无不 可 所 求 尽 得 所 欲 尽 成 此 生 于 得 圣 人 圣 人 生 于 疾 学 不 疾 学 而 能 为 魁 士 名 人 者 未 之 尝 有 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  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1.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_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氓》)

4.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悠悠我心。(《短歌行》)

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7.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8.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祁 连 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垂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洌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夐列天南的一脉层峦叠嶂,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看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八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地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蒙,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衹,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的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雪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2.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6分)

3.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4.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6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要求语意照应,语气连贯,句式一致。(4分)  

中国古老的文字非常形象生动,“和谐”二字就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谐”字分解为“言”和“皆”,意为人人都能言所欲言。和谐就是指国富民强的中国,                                 ,和谐是伟大时代的最强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面是著名主持人杨澜对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段访谈,请你根据季老的回答补充出杨澜的两处提问语。(4分)

(1)杨澜:                                                              

季羡林: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改西服、改西装,我本身是不赞成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欧美之所以经济那么发达,并不是因为它的穿着,我们老学人家的皮毛,所以本身我就反对,后来另外一种现象非常有意思,就是农民锄地,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我觉得这是开玩笑。

(2)杨澜:                                                              

季羡林:后悔……这看怎么说,我说那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我就讲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生识字忧患始”,不识字没有忧患,一识字就有忧患,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特点。而且我最近又写了一篇短文,叫《走运与倒霉》,走运跟倒霉,这两个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他这样在社会上有地位,特别是过去封建时代,中了秀才,这就有地位,在农村里面就是一号人物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处”的解释是“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来往,互相对待”。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触和领悟。有人说,相处怎么这样难;也有人说,相处其实很容易。有人说,相处会带来幸福;也有人说,相处伴随着无奈。相处,需要心与心的相知,需要手与手的相携……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和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相处的经历,请你根据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以“相处”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