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才有惯性 B.力是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C.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物体的速度大则物体的惯性大 
 | |
| 3.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在下列的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P所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D.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的支持力 
 
 | |
| 4. 难度:简单 | |
| 一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 v,所受的合外力为 F,产生的加速度为 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与 a 同向,a 与 v 同向 B.F 与 a 同向,a 与 v 反向 C.F 与 a 反向,a 与 v 同向 D.F 与 a 反向,a 与 v 反向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面是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反映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 ) 
 
 | |
| 6.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竖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A所受的力是( ) 
 A.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 |
| 7. 难度:简单 | |
| 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重力,若把自由落体的总距离分成相等的上下两段,则由上到下经过这两段距离所需的时间之比是( ) A.1 : 1 B. 1 :  C.  D. 1 :( 
 | |
| 8. 难度:简单 | |
| 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2㎏的的物体,同时受到大小分别为 6 N和8 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则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2 m/s2 B.4 m/s2 C.6 m/s2 D.8 m/s2 
 | |
| 9.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摩擦力和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就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
| 10. 难度:简单 | |
|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 ) A.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大 C.运动的速度变化一定大 D.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一定快 
 | |
| 11. 难度:简单 | |
| 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来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为14m,假设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 A. 
 | |
| 12. 难度:简单 | |
| 电梯内有一物体,质量为m,用细绳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 A. 
 | |
| 13. 难度:简单 | |
|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处于静止或者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受合外力F合= 
 | |
| 14. 难度:简单 | |
|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 |
| 15. 难度:简单 | |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两弹簧秤互成角度地将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此时需记录的内容有 、 、 .前后二次拉橡皮条时结点必须在同一位置的目的是 。 若此实验中,F1 和 F2 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 
 
 | |
| 16. 难度:简单 | |
| 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3.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最好应选用 。 A.a-m图象  B.m-a图解  
C. 4.如果a-F图象不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 。 
 | |
| 17.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 |
| 18. 难度:简单 | |
| 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物体由静止开始,开始 2 s 时间内,物体运动 2 m 位移,此过程中弹簧始终保持伸长3 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100 N/m.求: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
| 19.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4.0kg的物块,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2.0s的时间物块发生了4.0m的位移。( g取10 m/s2 
 试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 |
| 20. 难度:简单 | |
| 如图,AB 为斜轨道,与水平方向成45°角,BC 为水平轨道,两轨道在 B 处通过一段小圆弧相连接,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块,自轨道 AB 的 A 处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轨道上的 C 点,已知 A 点高 h,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 0.5,求:物块沿轨道 AB 段与轨道 BC 段滑动的时间之比值 t1 ∶t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