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南昌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A.①④⑤⑦        B.②④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

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 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 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 细胞分裂时所需ATP来自于叶绿体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特异性决定了暗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B. 在暗反应过程中酶的数量和C5的含量均不会因为消耗而减少

C. 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而加强

D. 水在光下的分解速率和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酒精可用重铬酸钾

B. 乙、丙两试管中液体应煮沸冷却除去O2

C. 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

D. 实验自变量为O2的有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关于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B. 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

C. 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 有氧呼吸的场所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 [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

B. [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 [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 ②-①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葡萄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分析有错误的是(    )

A.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B. 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C. 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从而获取能量

D. 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细胞中积累导致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化合物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错误的是 (    )

 

化合物

主要生理作用

A

ATP

参与CO2的固定

B

催化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反应

C

叶绿素

捕获光能

D

H2O

参与O2和(CH2O)的形成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B. 两种叶片中均含有类胡萝卜素

C. 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时绿素a

D. 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没有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是

A.[H]ATPB.H2OCO2C.五碳化合物和酶   D.三碳化合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

B.在暗反应过程中, ATP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断减少

C.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磷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

A. 外膜    B. 内膜

C. 基粒    D. 基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细胞中所有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②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细胞代谢 

③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④没有氧时,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能进行 

⑤对所有生物而言,细胞所需的能量最终源头都是光能

⑥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就不是自养生物

A. 二项    B. 四项    C. 五项    D. 七项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

D. c点时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

②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③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④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为细菌、真菌

B.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

C.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

D. 硝化细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 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 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 两植物在第40 min时,同一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消耗的O2与叶绿体释放的O2量相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图中虚线所示),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若M=MB-MA,则M表示(    )

A. 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B. 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C. 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有机物净积累总量

D. A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不利于水果的保鲜

②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③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

④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过程利用的ATP是由A和C过程共同提供的

B. B中的ATP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碳三化合物

C. 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

D. D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等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25℃,晚上均温15℃,光照(日均8klx)12小时环境下,则该植物一昼夜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

25℃

15℃

8klx光照10h

黑暗下5h

8klx光照10h

黑暗下5h

吸收CO2880mg

释放CO2220mg

吸收CO2440mg

释放CO2110mg

 

 

A. 132mg    B. 180mg    C. 360mg    D. 540mg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 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 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 着丝点的分裂和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D. 核膜的溶解和纺锤体的形成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真核细胞分裂方式的是(    )

A. 有丝分裂    B. 无丝分裂    C. 二分裂    D. 减数分裂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下列关于中心体复制的时间正确的是(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会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开,与细胞板形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高尔基体    B. 内质网    C. 核糖体    D. 线粒体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可用一圆周作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能表示细胞周期的是(    )

A. A→A    B. B→B

C. A→B    D. B→A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

B.在分裂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 “+”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

实验操作人员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根尖1~3 mm处

根尖1~3 mm处

根尖5~7 mm处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且不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着色清楚

B.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清楚

C.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且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 染色体着色很浅且不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不清楚、细胞分散且染色体清楚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b、c三个过程都需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 b、c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

C. 如果没有b、c过程,就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D. b、c过程无基因的丢失,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时期的叙述中,有一项与另三项的叙述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C.DNA分子的数目加倍   D.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将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培育成克隆羊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如图为动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关系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段

B. BC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C. CD段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D. DE段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动物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下进行放射显影,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注:(A)开始观察,细胞已被标记

(D)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

(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E)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C)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为后期

(F)观察到被标记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A. 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同位素标记法

B. 该细胞可能是干细胞

C. 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2h

D. 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存在于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2)淀粉酶催化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某些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若干大小相同的圆形叶片;

第二步:将圆形叶片置于盛有清水的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拉动活塞,重复几次;

第三步:将处理后的等量圆形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CO2缓冲液(维持实验过程中CO2浓度相对稳定)中;

第四步:用一定功率的冷光源,在相同距离照射相同时间;

第五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_

(2)实验中进行第二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第四步中使用冷光源是为了防止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若要利用该实验中的药品、材料和用具研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所用CO2缓冲液的浓度应为_______,最好选用___________叶片,控制光照强弱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上述相关过程,分析后运用生物学术语准确回答:

   

(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其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_________的基础。

(2)图中b过程表示____________,其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________,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3)图中e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d、e生理过程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0. 难度:困难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等,请据图分析:

(1)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则主要是影响_________阶段,该阶段除了产生氧气外,还有【H】和ATP,该阶段产生的ATP能否供细胞吸收无机盐使用?_________。在最适温度下,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_________。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________

(2)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则主要是影响______阶段,当CO2的含量突然下降,则C5的含量会____

(4)乙图中该植物在2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是____mg,光合作用真正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mg。

(5)如果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乙图中________温度下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下图A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过程,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并回答:

(1)图B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___段,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______________所形成。

(3)现要非常清晰地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择图A中________段。

(4)上述细胞分裂全过程中,参加分裂的细胞器除(2)中提到的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