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南阳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膜蛋白能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B. 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

C. 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且都需要mRNA参与

D. 被HIV侵染的T细胞的膜蛋白的组成会部分改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麦芽糖

B. 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和盐酸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D. 小麦根尖进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是染色体着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而人体内则具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 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机理是促进肝糖原氧化分解供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其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C.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D. 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作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花卉栽培中常用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来繁殖,如四季海棠的叶落入潮缉的土壤后,适宜条件下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所涉及的有关生理活动中正确的是

①细胞分裂、脱分化、再分化、组织器官形成   

②细胞间只依赖受体进行信息交流

③植物激素如脱落酸等的调节作用

④植株可通过光合作用参与碳循环

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能产生突变和棊因重组

⑥细胞中每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⑥    D. ④④⑤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这种特异性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

B. 此种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

C. 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

D. 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1通过连续自交直到Fn,则在此过程中

A. AA和aa的亲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

B. 此过程共发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

C. 杂交后代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D. A和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马奶酒是马奶经乳酸菌、酵母菌共同发酵后的制品,为研究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同发酵时菌体生长的状况,更广泛的挖掘益生菌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人员从马奶酒中分离得到两种优良菌株,以脱脂马奶为培养液设计了4组实验

分组

接种菌种

培养条件

A组

乳酸菌

37℃静置培养36h

B组

酵母菌

30℃摇床培养36h

C组

乳酸菌、酵母菌(1:1)

先37℃静置培养8h,后30℃摇床培养至36h

D组

乳酸菌、酵母菌(1:1)

 

注:此处摇床培养目的是增加O2

每4h测定活菌数目,并按活菌数目的对数绘制成生长曲线,下图是酵母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请回答:

(1)A组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B组酵母菌产生CO2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

(2)C组双菌培养中,0~8h酵母菌生长速率明显小于酵母菌单菌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都不是其生长的最适条件;培养至36h时达到最大值且大于单菌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乳酸菌”或“酵母菌”)优先生长,将马奶中的乳糖分解成_________,这些易于吸收的单糖为_______________(填“乳酸菌”或“酵母菌”)提供了碳源,并提供了一个适宜的PH值。

(3)表中D组的培养条件应该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流感病毒颗粒外表面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研究表明神经氨酸酶可催化裂解宿主细胞和病毒粒血凝素和NA上糖侧链末端的唾液酸残基,从而促进新形成的病毒粒子从感染细胞中分离与扩散,促进病毒粒子从感染社呼吸道黏膜向周围组织扩散。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月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维持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和病原学检测。临床应用表明,选用奥司他韦(又称达菲,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有一定效果。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重症患者在持续高烧39℃以上时,其体温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

(2)选用奥司他韦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在下列哪些过程中起作用的_____ 

A.病毒侵染过程      B.病毒复制过程     C.病毒蛋白质合成过程     D.病毒释放过程

(3)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进而分泌大量抗体;当病毒进入细胞后,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发挥作用,必须借助_________才能清除病毒。

(4)进行检查时,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_____________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_____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两点)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蜜蜂是一种群聚的益虫,蜜蜂的筑巢、语言,以及采粉酿蜜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1)蜜蜂的侦查蜂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距离很近,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包含种间互助和________________

(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呢?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实验材料为蜜蜂100只,1朵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的植物花朵,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实验设计见下表:

组别

假设

操作步骤

预测结果

结论

1

通过花的味道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①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等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3组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_______________

(2)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

(3)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__层,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从乳状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此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制备抗A蛋白抗体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

(1)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为获得A基因表达载体,需用__________酶对A基因和运载体进行切割。将A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PCR技术扩增A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

(3)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应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____________等条件。

(4)过程③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