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体内环境中蛋白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A. 维持渗透压的相对平衡    B. 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C. 抵御病菌和病毒的侵害    D. 作为氧运输的载体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人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巨噬细胞能通过细胞膜识别衰老的红细胞

B. 过程C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C. 图中②结构为溶酶体,其起源与结构①高尔基体

D. 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酶和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均含有C、H、O、N、P等元素    B. 能合成ATP的细胞必然能合成酶

C. 酶的合成需ATP水解提供能量    D. 不同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酶一定不同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5℃时,光合速率约为呼吸速率的3倍

B. 25℃时,光合速率最大

C. 30℃时,增强光照,叶绿体内C3的量会增多

D. 35℃时,光照一段时间,植物体中干物质量将减少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是最常用的“自杀”基因,其编码的胸苷激酶将原先对细胞无毒或毒性较低的药物前体,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下图所示为HSV—TK基因导致的“自杀”原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肿瘤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肿瘤细胞的“自杀”现象属于细胞凋亡

C. “自杀”基因的成功表达对邻近肿瘤细胞有毒害作用

D. 向肿瘤细胞中导入HSV—TK的治病方法属于基因治疗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温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此属于无关变量

B. 噬菌体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减弱

C. 子代噬菌体的DNA双链不可能均被标记上32P

D. 本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B. 酶A、B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 过程①②所需的模板相同但原料不同

D. 过程②③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B.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基因的本质

C.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

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建构法揭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蜘蛛脚样趾综合症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由位于X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III—1和III—7婚配所生的患病孩子中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

C. III—5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D. III—1和III—5表现型相同,其基因型也一定是相同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与玉米植株颜色有关的一对基因Pl(紫)和pl(绿)在第6染色体长臂的外段,纯合紫株玉米与纯合绿珠玉米米杂交,F1植株均表现为紫色。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玉米的花粉,然后给绿株授粉,在734株F1幼苗中出现2组绿苗。经细胞学鉴定表明,这是由于第6染色体上载有Pl的长臂缺失导致的。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用γ射线等因素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而获得理想的品种

B. 运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能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C. 对植物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能获得具抗病毒能力的品种

D. 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细胞质基因组中可降低对近缘植物的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相比,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特有的观点是

A.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D. 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下图表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B. 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C. 血糖浓度变化时,激素D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控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E增加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 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 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 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5

6

7

2,4—D浓度(mol/L)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3

9.1

1.3

0

 

 

A. 在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

B. 浓度为10-7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具有促进作用

C. 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浓度一定为10-11mol/L

D. 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根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不影响实验结果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下图是在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一生物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总群数量的比值()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0—4年内该生物群落未发生演替现象

B. 在第8年时该生物种群数量最少

C. 约在12年左右该生物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 20年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正确的是

A. 两者应用的原理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B. 两者都可用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

C. 两者成功的标志都是形成融合细胞核

D. 两者都已用于大量生产分离蛋白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试管牛”培养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可对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B. 过程②发生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

C. 过程③应对代孕母牛注射免疫抑制剂,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 “试管牛”的遗传性状只取决于供体,与代孕母牛完全无关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异样的真核生物

B. 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

C. 发酵过程都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腐乳制作温度最高

D. 产品中都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以提高产品的口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固定化酶具有易与反应物产物分离,可反复利用,有利于产物的纯化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酶在固定化过程中其活性会受固定的时间和温度影响,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包埋法

B. 固定时间段相对活性较低的原因可能是酶未完全足量地被固定

C. 固定温度为50℃时,相对活性低的原因可能是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D. 酶的最佳固定条件为固定时间3h左右,温度45℃左右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一实验小组应用NaCl进行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探究实验”,先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当质壁分离完全后,用清水做质壁分离后的复原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0.8

0.9

2

4

6

8

10

12

>14

质壁分离时间/min

不发生

219

46

20

15

<13

质壁分离程度

+

++

++++

++++

++++

++++

+++

++

质壁分离复原时间/min

不发生

600

205

85

80

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复原程度

+

++

+++

++++

 

注:+表示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程度。

A.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

B. 用质量分数为7%的NaCl溶液实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分离后复原的时间都用最短

C. 当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8%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DNA可溶于NaCl溶液中

D. 当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4%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过快而死亡导致质壁分离程度低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下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4个染色体组

B. 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C. 此细胞中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此细胞分裂后可产生2种精细胞或1种卵细胞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B. 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深入处理

C. 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D. 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是

A. 利用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    B.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DNA在其中的溶解度越大

B. 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快速溶解DNA

C. 在酒精溶液中,某些蛋白质的溶解度比DNA大

D. 在50—60℃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后成蓝色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小球藻的营养价值是极高的,它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健康长寿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营养健康食品。某兴趣小组为研究NAA(萘乙酸,是植物调节剂之一)对小球藻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探究性实验。

实验步骤:

①培养液配制:将海水过滤后加热消毒,冷却至室温后,按一定的比例加入营养素。

②实验分组:充分摇匀后的培养液移入24只消毒的锥形瓶,添加NAA,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每个浓度梯度设置3个平行组。

③小球藻的培养与管理: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小球藻接种到上述各组中,置于室温17—26℃、2000lx连续工作条件下培养,每天定时摇匀4次

④小球藻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培养8天后,离心后取藻泥冷冻干燥制成藻粉,测定其中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

NAA质量浓度(mg·L-1

每克干燥粉中叶绿素a含量(mg·g-1

每克干燥粉中叶绿素b含量(mg·g-1

干燥粉中粗蛋白含量(%)

0

0.6077

0.6752

44.68

0.25

0.6218

0.8775

45.01

0.5

0.6235

0.9626

45.07

1.0

0.7411

1.0343

51.85

1.5

0.9202

1.0645

53.21

2.0

1.0399

1.1970

57.31

4.0

0.6478

0.8337

46.03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每个浓度梯度设置3个平行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每天定时摇瓶4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时,取少许藻粉加入________________定容至10mL,避光抽提,24h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值,计算其含量。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小球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实验中主要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此实验需要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某植物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O2的释放速率(相对值),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细胞中产生O2的部位是_________

(2)当温度15℃、光照强度为5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O2速率的相对值为__________,图1中红色液滴将向__________移动。

(3)当光照强度为1时,温度从5℃升高到15℃,植物细胞中C3的含量将_____,理由是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8. 难度:压轴

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lac Z、基因lac Y、基因lac A,结构基因的上游有3个对结构基因起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基因能够调节操纵基因状态,从而对“开关”起着控制作用,下图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RNA聚合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它在基因中的结合位点称为________

(2)图1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过程②中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主要依据_______

(3)图2中一个mRNA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翻译后一条肽链,北美切成多条肽链。

(4)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只含乳糖时,大肠杆菌才能合成乳糖代谢所需酶,其原因是___________;菌体内乳糖的浓度不会过高,满足大肠杆菌需要即可,因为酶基因操纵组会受到乳糖浓度的反馈抑制,该反馈抑制的意义在于既保证了大肠杆菌能量的供应,又可以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9. 难度:压轴

某实验小组在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无眼突变体,为了研究雄性无眼突变体的遗传规律,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红眼、白眼基因分别用W、w表示,野生型、无眼基因分别用E、e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P

野生型红眼(♀)×无眼(♂)

F1

全为野生型红眼

F2

野生型红眼:雌雄果蝇均有

野生型白眼:只有雄果蝇

无眼:雌雄各占1/2

 

(1)控制果蝇红眼和无眼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染色体,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定律。

(2)F1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野生型红眼占__________

(3)F2中,野生型红眼自由交配,后代中无眼果蝇占____________

(4)现有一纯系野生型三体果蝇,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试分析该果蝇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该野生型三体果蝇能产生配子且均可育,现为验证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IV号染色体上,用该果蝇与eeXWY进行杂交得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统计F2表现型及数量比。

①若出现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存在第IV号染色体上;

②若出现野生型:无眼=3:1,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不在第IV号染色体上。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I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II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min后

65

65

III

10min后

50

25

IV

15min后

40

0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图是江苏省某市建设的综合养鱼的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能进行过程①的生物属于_____,其中罗非鱼占第________营养级。

(2)利用不同种鱼类栖息水层不同这一特点,进行混合放养模式,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据图判断,最有可能生活在同一水层的两种鱼类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定期向养殖塘中投入一定量的动物粪便是为了____,但在投放过程中不可过量,原因是______

(4)该综合养鱼的生态系统建设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融合PCR技术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连接起来的方法,其过程如下图1所示。下图2是中间载体1和中间载体2(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成)构建成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示意图(限制酶酶切位点标注于载体外侧),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通过与叶绿体基因的同源重组,将目的基因整合于叶绿体DNA上的特定位点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第一阶段中PCR至少进行____________次循环,才能获得双链等长的DNA,第二阶段中引物2与引物3部分碱基的____________关系使得两DNA能成功“搭桥”连接起来。

(2)若通过融合PCR技术将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拼接起来,需要设计__________种引物,其中能够起着“搭桥”作用的引物有__________种。

(3)图2中需使用_________________(填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两中间载体构建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途中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上未标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

(4)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中____________(填基因)能使目的基因准确插入叶绿体DNA上的特定位点上。与利用农杆菌转化法相比,利用定点整合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中的优点是_______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导(或自发突变)下,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掉,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从而为工业生产积累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与基本培养基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特有的成分有____________

(2)过程②应将印在丝绒布上的菌落先转印至_____培养基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______(选填“菌落A”或“菌落B”)菌落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震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用______________洗涤菌体3次并制备成菌悬液。

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mL融化并冷却至___________的基本琼脂培养基,冷凝后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___________划分五个区域,做好标记。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结晶或粉末(五组混合氨基酸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的A、D区域出现生长圈,则说明该缺陷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