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仙桃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 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C. 青铜器的制造

D. 水利工程的兴修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A. 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B. 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 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 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 发明缂丝技术

B. 开始养蚕缫丝

C. 改变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 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 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 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海禁加剧了寇患

B. 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 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D. 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汉唐时期,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

A.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B.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表反映的是两汉到清中叶中国人均耕地(市亩)和亩产量(市斤)的变化情况。表中亩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工具的持续创新

B. 农业高产作物的大批引进

C. 精耕细作生产的不断完善

D. 土地开垦量的大幅度增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人说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商业革命”的含义是指

A. 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

B. 欧洲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 商业的繁荣促成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D.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A. 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B. 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

C. 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D. 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 民主政治完成,女权意识增强

C.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著名文人艾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说明(       )

A. 中国外贸政策助推商品融入世界    B. 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

C. 近代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D. 东学西渐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

A. 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 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

C. 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从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化进程加快

B. 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 洲际间联系加强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 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 工厂制度的出现与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 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C. 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陈启源于1873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1.44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有1500多工人,95%都是女工。由此可知

A. 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B. 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

C. 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

D. 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 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 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前后变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这是一种以要求发展实业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实业救国论出现的主要社会根源是

A.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辛亥革命的推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加资、合股、接管、国营等各种方法,实现了对沿海地区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控制和垄断。同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大批重工业厂矿,如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电工电料业、化学工业、钨锑等矿产业。这些做法

A. 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B. 平衡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C. 实现了中国经济布局的平衡

D. 使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对应的时期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一战”期间

③甲午战争后

④国民党统治后期

A. ④③②①

B. ③②④①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卷三

材料三  清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光绪续纂江宁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代商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至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又有哪些新发展?

(2)据材料二,回答这一时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3)材料三所述的情况有何影响?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材料一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材料二  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材料三  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时间

出口棉花(万公担)

1871年~1873年

0.8486

1891年~1893年

29.0417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宗敬看准了面粉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己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荣宗敬并不满足于“面粉大王”的称号,他又集中全力向纱布行业挺进了。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个。但20年代后荣氏企业进入艰难守业的困境,申新纺织系统的一到四厂棉纱产量下降,出现亏损,面粉厂产量也急剧下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

(3)依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