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题文)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A. 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 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 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 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题文)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影响是(  )

A. 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    B. 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    D.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

A. 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 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C. 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 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世纪60年代,以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了洋务运动,史称“同光中兴”;1898年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1911年“皇族内阁”的诞生,导致清廷汉官离心,空前孤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地主阶级严重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B. 权力结构的变动影响近代化进程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

D. 统治集团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

A. 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 限制中共的势力与之抗衡    D. 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学者余英时先生考证过,“在唐宋读书人的文章里,看不到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但明代中叶以后,商人在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这种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  )

A. 自然经济瓦解的反映    B. 封建制度衰亡的写照

C. 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86337日,在上海首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上,刊登了森泰像馆的广告。其主要内容为: 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如有意照相者,请至本馆可也。这表明

A. 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B. 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

C. 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变革    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 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冷战”结束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说:“今后的世界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峙,而是美国式的放任主义的文化和反美国文化之间的对峙。”此观点的核心是(  )

A. 强调文化的民族性    B. 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C. 主张结束武力对抗    D. 放弃意识形态斗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当地时间2月9日,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特朗普颁布“禁穆令”违背美国联邦宪法

B. 体现美国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的思想

C.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是最终司法裁决

D. 特朗普可以否决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反割台斗争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实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由于没有彻底改革农业制度,原有耕地的产量还是上不去。苏联的严冬气候也不适于玉米种植,部分地区干旱引发了严重的粮荒,国家不得不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这年,还实行了类似余粮收集制的计划收购办法。与材料中“改革”相关的是

A. 加强指令计划,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推广玉米种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C. 建立家庭农场,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

D. 降低收购粮价,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布雷顿森林体系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国家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

材料二  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印度、日本等新兴产茶国的崛起,我国在世界茶叶市场中的份额日趋减少。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试图全面整顿华茶。

《时务报》《湘报》《农学报》等报纸大量登载国外茶业商务和茶业改良文章,清政府派员到印度等国考察茶业。进入20世纪之后,为了培养掌握先进茶叶技术的人才,湖北、四川等地率先创办茶业学堂、讲习所。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法》等,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有些地方还设立茶叶检验所,对出口茶叶进行质量检验,并加强广告及包装等环节。从清末到民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减免茶税条文。但我国茶业者多为分散经营,资本薄弱,无力采用机器生产,晚清政府国库亏空,无暇过多顾及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无视减税条文,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依然巧立名目,加赠捐税。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北洋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以取消差别税。最终,华茶外销急转直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摘编自《中国社会挽救华茶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振兴茶业的举措,并加以简要评价。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危机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题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发展成熟的原因

材料二  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玫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诚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钱穆先生对此论道:“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据周宁:《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