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 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 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秦初,七夕是一个禁忌日,汉代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有七夕节之说,但它是女性节日,女性庭院之巧是主要节日习俗,伴随着七夕节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直到明清这一情形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20世纪末,有人提出七夕节为中国情人节、感情节的说法,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情侣节。这些变化

A. 反映了民众精神情感的需要

B. 节日是可以改变的

C. 农耕文明开始向近现代化过渡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随着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历代政府大都设置官吏对商业活动进行专门的管理,下列古代官职中,不属于专门管理商业活动的是

A. “五均”官    B. 草市尉    C. 中正    D. 市署令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材料描述的是

A. 民族资本主义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买办阶层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

A. 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 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 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 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环境安定 B. 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 政府政策支持 D.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 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 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76年建立的上海格致书院曾开展九年季课和五年特课,试题大都由洋务派官员来命制。以下题目可能出现在格致书院的这类考试中的是

①《物体凝流二质论》②《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

③《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④《电报、轮船二事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据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继昌隆缫丝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②“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③“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

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②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与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一位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一种说明更为合理

A. 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

B. 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清楚说明轮种制

C. 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 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肯定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上材料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

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

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

④东京有热闹的娱乐场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耕种方法的先进之处主要表现在

A. 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B. 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C. 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 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唐朝时的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多士,况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外。每科场文人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表明当时

A. 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积极性    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    D. 政府对商人压制和歧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A. 工厂制组织形式 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 机器大工业生产 D. 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 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 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C.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 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 “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 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现代化史观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

A. 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

B. 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C. 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

D. 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对美国、中国的贸易情况,以下何者叙述最为恰当?

A.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B.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C.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D.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 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 工业革命彻底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 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 英国与印度之间不平等贸易关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

A. 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B. 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C. 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 政府成为“总资本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A.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C. 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D. 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    

A.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

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农商之辩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1)材料一的主张体现什么政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些决策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宋太祖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中央),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经济)之业,方得赡家,一切与古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    

——(清)沈垚《落帆楼文集》

(2)关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除材料二的分析外,还可有哪些补充因素?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4)据材料四,概括英国环境得以治理的因素。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盐铁论》记载:西汉时期官营制铁业多用囚徒生产,生产积极性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劣,而且价格高;官府专卖经营导致“器难得”,“善恶无所择”。而民间的制铁业,“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忙季节,他们将铁制农具运到田间地头,“民相与市买”,农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

(1)结合材料,以西汉铁制农具的生产销售为例,分析官营与民营手工业的不同影响。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原因。

材料三  晚清时期,近代铁路传入中国,对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国人对修筑铁路观点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8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三: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四: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元

1958
 

1968
 

1978
 

1988
 

1998
 

2008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消费观。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4)据材料四,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