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安达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题文)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以看出,比起商朝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

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

B. 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

C. 依据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

D. 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C.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北京大学历史系陈苏镇教授指出,秦朝的失败除暴政外,还和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特别是秦与楚、齐、赵等自身文化传统比较深的地区的矛盾更为尖锐。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起到了缓解东西文化冲突的作用。由此推断,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A. 消除了君主专制带来的暴政

B. 实现了不同文化区域的同步发展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

D. 适应了当时地方管理体制的实际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提出:“自今以后,三省侍郎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县令者。”唐中期以后,“不历州县,不拟台省”更成为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这说明唐朝

A. 地方官员的升迁快于京官

B. 京官都从地方官员中选拔

C. 高度重视地方事务的处理

D. 注意弥补科举选官的不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元代行省实行圆署会议制,行省所掌重要事务,“事从公议”,且常有“大事集议,众论不齐”等情况。这一做法

A. 可减少决策失误

B. 具有原始民主性

C. 不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D. 削弱了行省职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士。而明清时期,大多数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

A. 殿阁大学士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B. 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

C. 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强化

D. 体现出重文轻武的思想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表明,他认为在古希腊

A. 各邦公民有相同的参政权

B. 政治环境宽松自由

C. 公民政治遵循民主原则

D. 民主政体形式多样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罗马贵族曾说他们不受平民议会决议的约束,因为这些决议的制定未经他们的准可。但是后来颁布了《霍尔腾西法》,规定平民议会决议对全体人民具有约束力,平民议会决议等同于法律。这说明罗马社会

A. 平民议会的决议组成了罗马法

B. 遵循着法律至上的原则

C. 每个共同体只使用自己的法

D. 法律由平民批准和制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8世纪初,英国平静的经历了从斯图亚特王朝到汉诺威王朝的转变,对新国王乔治一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反对他的连一个耗子也没有。”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斯图亚特王朝不得人心

B. 新国王的军事实力强大

C. 君主立宪剥夺国王实权

D. 英国议会内缺乏反对派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

A. 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B. 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C. 殖民霸主地位形成的可能性

D. 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题文)与其他国家整齐划一的规范车牌不同,美国车牌异彩纷呈,州与州互不相同。如威斯康星州车牌文字为“America’s Dairyland”(美国的牛奶场),明尼苏达州车牌文字为“10 000 lakes”万湖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化的多元性

B. 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C. 地理的差异性

D. 各州宣传自己的优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题文)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派)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属于同一个党派)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近年来认为“一党政府”好的人数比例明显要高,而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当竞争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B. 制约与平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C. 两党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加强

D. 美国的共和制度遭到了质疑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试图恢复封建君主专制

B.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世纪后期,德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垄断组织,增加军费、科教投入,综合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形成的背景是当时德国

A. 封建割据导致四分五裂

B. 凯恩斯主义盛行

C. 实行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D. 法西斯主义盛行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 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D.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辽宁号”航母试航成功,被视为中国现代海军走向世界的新开端。回顾历史,甲午战争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

A. 清政府启用了湖北新军

B. 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

C. 北洋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D. 清军接受维新思想的启蒙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城镇乡均为地方自治体。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事与行政分立。乡议事会在本乡选民中选举产生,为议事机构。材料反映了

A. 自治带有较强的欺骗性

B. 自治受西方民主宪政影响

C. 清政府对地方失去控制

D. 清政府已经放弃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孙中山在南北议和的谈判过程中提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没有提出过的构想——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孙中山没有坚持把满人赶回东三省,换来了中国新的未来。这说明,孙中山的“五族共和”

A. 意在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是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继承和发展

C. 背离了辛亥革命的基本目标

D. 是资产阶级妥协性的表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32年5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红色政权打响了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处决。同年12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惩治腐败的法令。类似法令

A. 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 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

C.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范围

D. 说明中央苏区推崇法律至上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四项保证: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在特区内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反映了

A. 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围剿被迫妥协

B. 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受挫

C. 中国共产党适时修正自己的政策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起来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2015年大阅兵中,“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从天安门门前走过时,电视里的画外音是:“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抗日武装。白山黑水、冰天雪地,他们14年周旋苦战,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永垂史册。”这份解说词

A. 是中国坚持十四年抗战最有力的证据

B. 充分肯定了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抗战

C. 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唯一的抗日武装

D. 东北战场是中国长期抗战的主战场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1949年的上海街头,充斥着西式打扮的行人、美国汽车、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的力士香皂海报。这一切在当年5月戛然而止。之所以会“戛然而止”,是因为

A.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激起民众抗议

B. 民族工业在上海得到了迅速发展

C. 国民党政府在上海进行经济改革

D. 人民解放军挺进江南解放了上海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出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

A. 村民自治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制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都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可以提出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 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 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 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 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

A. 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宁夏

B. 这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 它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2016年海峡两岸暨港澳侨界圆桌峰会上,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在圆桌峰会上指出:“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和基础。材料中“九二共识”界定的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

A. “一个中国”

B. “和平统一”

C. “一国两制”

D. “平等协商”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二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运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试验”。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

请论证材料中关于中国丞相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可概括为追求效率和讲究公平。前者表现为效率优先,为追究效率可以牺牲公平;后者则主张公平优先,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材料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三在“后美国时代”图景中,一大批国家正在发展壮大,世界各主要区域的政治经济力量正在整合,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极世界正在显现。

请回答:

(1)试举两例说明工业革命前英国资产阶级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而牺牲公平发展生产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者主张公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3)列举“群雄竞起”的表现。

(4)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