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D.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西周时期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郡县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这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 皇帝制度确立

C. 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D. 科举制度形成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清初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这些做法

A. 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

B. 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

C. 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

D. 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安》:“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

A. 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 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 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 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清世宗实录》内,雍正七年(1729年)到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谕旨的发布途径,多为谕“内阁”及“谕议政王大臣、谕大学士等”,雍正十年以后,则常“谕办理军机大臣等”不少于谕“内阁”次数。这一变化表明

A. 清政府内部矛盾尖锐

B. 军机处成为执政机构

C. 军机处地位上升

D.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雅典

A. 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B. 注重权利意识的培育

C. 注重责任意识的提升

D. 注重程序的公平公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这反映了雅典

A. 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 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

C. 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 集体决策成为战败根源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 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C. 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 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A. 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 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 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D. 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件事己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国王任命首相领导内阁

C. 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

 

农林牧渔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

1930

990

560

250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

B. 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

C. 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

D. 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 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C. 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D. 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位政治家这样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在这里,“得益于美国”体现在

A.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B. 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C. 国王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 行政权领导立法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

A. 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

B. 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C. 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

D. 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天王的伯、叔称国伯叔,其兄弟称国兄弟,各王的伯、叔皆称贵伯叔,其兄弟称贵兄弟。一般官员以官职的大小而定,官大见官小的都称之为弟,官小见官大的都必须称其为兄。这是不能有半点僭越的,如有违犯,必死无疑。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 摆脱阶级局限

B. 推行等级制度

C. 遵从伦理道德

D. 建设和谐关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该决议表明

A.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 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

C. 革命策略尚未符合具体国情

D. 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战争,而且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A.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

B. 工人运动与农民战争同步进行才能保证胜利

C.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只重视城市工人运动实践

D.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36的9月20日,法国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 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

A. 日本全面侵华,海外华侨同仇敌忾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形成

C. 全民族抗战思想得到华侨的认同

D.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A.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

C. 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D. 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 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 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D. 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 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 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 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 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 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 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 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题文)“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

A. 社会发展学说

B. 阶级斗争学说

C. 资产阶级革命说

D. 无产阶级专政说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

A. 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

B. 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

C. 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

D. 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50年,毛泽东说:“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被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为此,中共的政策是

A. 欢迎资产阶级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

B. 吸收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

C. 为将来取消各民主党派做好准备

D. 进行基层选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B.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这一声明

A. 标志美国放弃支持台湾

B. 开始中美关系正常化

C. 有助于中美关系改善

D. 直接导致中日关系正常化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954年,美国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御体系东南亚条约组织,其中包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华盛顿还与汉城(1953年,今首尔)和中国台北(1954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表明

A. 美国强化亚洲冷战政策

B. 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

C. 冷战的焦点转移至亚洲

D. 美苏在亚洲对抗逐渐激烈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963年6月下旬,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西柏林,并发表了一段著名的演讲:“两千多年前,人们说的最自豪的一句话是‘我是罗马公民’。今天,在这个自由的世界,最自豪的一句话当属‘我是柏林人’,我也以我是柏林人而感到自豪!”一时间掌声、欢呼声雷动。肯尼迪的演说

A. 给胶着的冷战降温    B. 增强了西德冷战的信心

C. 炫耀了其军事实力    D. 有意深化与苏联的矛盾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 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 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 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下列各项中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A.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B.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两极格局的形成

D.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申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

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欧洲各国的习惯。

——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史称“舒曼计划”。1951年,法、德、意、比、荷、卢六国根据“舒曼计划”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六国提出在煤钢联营的基础上进一步筹建共同市场。1957年,六国外长在罗马正式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共同体条约》(1967年3月5日)

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1992年,欧洲共同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摘自人教版《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除欧洲煤钢共同体外,欧洲共同体还由哪两大机构合并而成?

(2)根据材料二,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归纳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标。

(3)材料三说明美国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美国在遇到西欧竞争前,通过什么方式控制西欧?曾经是美国的扶持对象,后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除西欧外,还有哪国?

(4)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