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重视陆地主权忽视海洋

B. 积极培育国内经济市场

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加强发展中外朝贡贸易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题文)《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对材料中表述的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 实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B.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交换

C. 农民在土地上分散劳动

D.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B. 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

C. 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

D. 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

A. 工厂制度形成和发展

B. 垄断组织形成和发展

C.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 重商主义盛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上海公共租界街市之繁盛,以南京路至江西路转角处为最,自晨七时至晚七时,各车往来,不绝于道,约计其数,则电车450次,汽车900次,马车1000次,黄包车18000次,独轮车1000次。”材料表明,上海城市交通

A. 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B.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 率先引进了近代交通工具

D. 呈现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

B. 工业生产蓬勃发展

C. 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

D. 社会生产能力不足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题文)苏联作家格罗斯曼的不朽名著《生存与命运》,详细记述了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社会状况。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该书中的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 实行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D.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现在,美元作为唯一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正在动摇。为此,美国不少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促使美元与黄金开始直接挂钩、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特殊地位的是

A. 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实施

D.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到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某国际组织都及时伸出援手,提供资金援助和其他所需援助,包括地震损失评估、灾后重建等,该国家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表明当时的城市

A. 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 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C. 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 人口增多规模扩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91年,美国总统宣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导致美国总统下此断言的直接原因是:

A. 东欧各国发生剧变

B. 欧洲实力削弱

C.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D. 苏联宣布解体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两千多年前雅典就产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形式: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使相应权力的机构是

A. 总统、国会、最高法院 B.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C. 议会、首相、上议院 D. 首相、议会、上议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学者研究发现,1895—1911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一战”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

A.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 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C. 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D. 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提出的八字方针的正确表述是

A. 调整、巩固、发展、提高

B. 调整、提高、充实、巩固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 调整、发展、充实、提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近代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

A. 1895—1911年

B. 1912—1919年

C. 1927—1936年

D. 1937—1945年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样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B.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C.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D. 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 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民营作坊工人增加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海军力量的强大

B. 法国军事力量弱小

C.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高

D. 英国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活动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题文)明代商帮中,势力最强大的是

①徽商

②陕商

③粤商

④晋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二(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外部因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材料一: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这种经济形态在阶段6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

(4)从材料二、三中我们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材料一下面是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民国五年

民国六年

民国七年

民国八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材料二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