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荀子·王制》:一岁而再获之。”<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以时作泽,为上策也。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A.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 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C.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D. 精耕细作的特点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实行统一生产。这说明煮盐业是一种 (   )

A. 家庭手工业    B. 田庄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这里的“市”指

A. 工官监管的夜市

B.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 物流通畅的草市

D.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和清朝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两者都

A. 阻碍了当时社会的进步    B. 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C. 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转型    D.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加试题)明朝嘉靖年间“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有识之士认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 导致了沿海倭患出现

B. 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

C. 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

D.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    D.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

A. 三角贸易    B. 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 商业危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教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表明当时

A.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B. 技术发明的水平相当低下

C. 国家不重视技术改良与发明

D. 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两个世纪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引自1831年《机械的成绩》),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 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购买力

C. 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 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 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 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 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前,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下列关于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B. 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欧洲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这一做法使

A. 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    B. 官僚资本开始出现

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 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工业基础雄厚    B. —五计划的实行

C.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坚持

A. 计划经济的基础作用    B. 计划和市场相互结合

C.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D.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1992年“改革”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对应的“开放”层面是

A. 四个经济特区

B.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 形成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D. 重点开发上海浦东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

A.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 分配方式的转变

C. 管理方式的转变    D. 审批方式的转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 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 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C. 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 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867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

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 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 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 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B. 埋下了经济危机的隐患

C. 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D. 提高了人们的福利水平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他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就当时罗斯福采用这一方式的意义,时人评价说“和总统在一起待一个小时以后,叫我把钉子当饭吃我都吃得下去!”可见,“炉边谈话”(   )

A.有助于提振民众信心            B.根除了民众生活压力

C.扩展了市场消费潜力             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79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撤切尔夫人当选首相后,大规模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同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削减福利开支。这一政策

A. 有利于保障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    B. 使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 导致了英国财政不堪重负    D. 有利于英国走出滞胀危机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互联网的诞生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 改变了苏联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 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 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20世纪)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三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人教版)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古典”发展模式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哪一种传统的经济政策?美国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其具体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新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你获得哪些重要启示?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在1925年逝世前不久,列宁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20088月《大生》

材料三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 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时遗留的危机是由当时什么政策导致的?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实施新经济政策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原因及在农业生产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20 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