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周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B.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C.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D.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司马迁《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漕渠

D. 白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诗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

A. 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B. 严格市场的管理

C. 局部商业活动的时间已有所突破

D. 草市已经出现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之后,秉性端正、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C. 明代商人更注重道德修养

D. 传统观念受到社经济变动的冲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韵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 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B.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 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

A. 世界中心地位确立

B. 出现了“商业革命”

C. 出现了“价格革命”

D. 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驱动轮船,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造出了自己的汽船。于是,一次次预定日期和远洋航线的航行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这反映了

A. 交通运输业因专利技术迅速发展

B. 跨越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已开通

C. 英国将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霸主

D.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A.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B.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 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 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上海外贸状况的统计表,这种现象反映出

年份

进口额

鸦片

棉布

棉纱

1850年

390.8万元

54%

34%

6%

1870年

6457.4万元

34%

50%

6%

 

 

A. 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B. 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C. 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D. 传统手工业已消失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重要业,其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材料反映了

A. 近代企业制度在洋务民用企业中有所显现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 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民间资本

D. 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同学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D.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A. 平衡了地区间发展差异

B.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C. 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保障

D. 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 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 放弃“左倾”错误路线

D.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歌曲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以上歌词最可能选自

A. 《我生在1978》

B. Again1977

C. 《恋曲1990》

D. 《相约1998》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特区名称改变反映了

A. 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B. 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C. 突破了计划经济束缚

D. 出口特区不适合国情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中现象表明

A. 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

B. 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

C.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D.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国青年报》

(2008)11月15日报道: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上网成瘾列为一种临床精神疾病的国家,并计划率先向世界卫组织申请登记。这主要说明

A. 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B. 网络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C.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造成传统产业的衰落

D. 沉迷于网络会给人们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 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B. 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C.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D. 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二战后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密特朗上台后,又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在工业、金融等领域对大型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这说明法国

A. 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确立国有制为主体

D.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并工由美国的工厂联合建造、拆装再组装。这表明苏联

A. 试图调整斯大林模式

B. 抓住了经济建设的机遇

C. 直接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D. 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调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

A. 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B.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C. 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

D. 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向世界某机构申请长期贷款,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提供贷款的机构应该是

A.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盟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 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B. 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 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 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这种现象

A.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 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C. 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5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阅读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因素。(1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综合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经济的哪些特征?(11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和作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第42卷)

材料二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经验,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社会制度,都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索和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教条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