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此节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 人们对此神话传说的钟爱

C.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D. 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

A. 国有土地

B. 君主私有土地

C. 地主私有土地

D. 自耕农私有土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为春秋战国货币起源原生区域示意图。当时,东西南北的货币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争霸战争加速了货币的统一

B. 经济地理环境影响货币类型

C. 经济发展推动货币改革

D. 图腾崇拜影响了货币样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 生产不计成本

C. 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 国家权力的支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 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 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 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 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备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音liè,意,同等、相等)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A. 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 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

D. 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土地的高度集中    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 中央集权弱化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缓和

D. 自耕小农衰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 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 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 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 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 强调重农意识

B. 关心百姓疾苦

C. 申饬官员无能

D. 关注地方稳定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 西方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伯利勋爵在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大英殖民帝国的发家史实际上是走过了一条火与血的路程,竖着三个路标。这三个路标包括

①海盗起步

②战争开路

③正当商业贸易

④工业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和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此模式最早体现在

A. 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 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 蒸汽机的发明中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题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 西方列强的扩张

B. 新航路开辟

C. 郑和下西洋

D. 玄奘西游天竺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

A.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 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不符合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实际情形的是

A. 棉纺厂的机器以蒸汽为动力    B. 豪华的汽车穿梭于伦敦街头

C. 富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    D. 火车上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是以奢侈品为主,之后转以棉花、棉布、棉纱为大宗。至19世纪30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导致进口商品品种变化的原因是

A. 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

B.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 “海禁”政策的废除

D. 西方棉产品物美价廉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房龙地理》记载:“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材料中“人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②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③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

④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以“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为标准,与其相符的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大众传媒的变迁

C. 思想领域的变化

D. 民主政治的发展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面为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单位:%)。该表反映出晚清

年份

半制成品

制成品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1873

37.4

--

58.3

1.7

1893

28.4

0.1

58.4

2.5

1903

17.2

14.7

32.9

8.0

 

 

A. 传统手工业急剧衰败

B. 经济正处于转型期

C. 已形成合理经济布局

D. 经济受到列强掠夺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据此可知

A. 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    B. 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

C. 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    D. 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苏联研究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期是指

A. 十月革命时期

B. 新经济政策时期

C.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 卫国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斯大林创建了巨大的军事工业机构,使苏联进入核时代,并实现了工业化,但他的农业集体化始终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的根源在于

A. 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 苏联农业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

C.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 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美国政府在1961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批准使用23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刚果共和国发展农业的合同,通过刚果多种工艺学会在刚果发展农业教育和扩展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 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 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

C. 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 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

(2)探究说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利弊?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中国近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幅图片。

材料二:1936年前,在西南现代工矿企业几乎是空白。……1938年上半年,国民政府确立了“西南诸省为主要地区,开发各种矿产,建立国营重工业,而于民营工业及乡村手工业为普遍之调整与提倡”的经济建设方针,并在这年6月的经济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工矿事业之发展,注重西南各省为已定之方针”。于此,西南很快变身为新兴工矿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在迁入地的分布上,仅四川、重庆等地的内迁工厂就有430多家,60%以上的内迁厂矿都聚集到了川渝地区。因此,有评论称:“川渝工业区是后方主要的工业区”……这些新建和内迁的企业在当时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现代企业的骨干力量。

——张守广《抗战时期西南工业全息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企业类型、分布地区的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决定在西南建立工矿企业及大量工厂内迁的原因。分析在西南建厂及大量工厂迁居川渝等地的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由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用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用童工。

材料二: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为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的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3)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标志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指什么?实质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