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材料中“王者之制”实行的基础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

A. 减少决策失误

B. 削弱门下省审议权

C. 集权于中书省

D. 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 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 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 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行省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所掌握的权力“大而不专”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明朝内阁

①其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

③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 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了长治久安

C. 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亚里士多德指出:“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供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消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梭伦的“卸担”举措是

A. 实施财产等级制度

B. 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C. 废除债务奴隶制

D.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特意规定不得动其财产。作出如此规定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 保护私产

B. 轮番而治

C. 法律至上

D. 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评述雅典民主时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 公民大会不能体现公民诉求

B. 参政公民素质普遍低下

C. 雅典民主实为“僭主政治”

D. 民主政治潜伏着危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缘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标志

③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④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逐渐改变相关的是

A. 习惯法的推行

B. 公民法的推行

C. 万民法的推行

D. 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A.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总统需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 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D. 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A.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 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C. 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D. 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代议制的确立体现了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A. 《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关于“1840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由材料可知:

A. 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

B. 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

C. 历史结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

D.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同盟会成立

C. 辛亥革命

D. 土地革命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A.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联合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C.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 与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为纪念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有诗赞曰:“武昌礼炮震清宫,志士仁人浩气雄。热血终浇民主树,丹心已铸自由钟。”该作者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变革与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材料二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制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美国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才是美国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和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美国宪法集中表现了美国人民的民族特性和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它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美国宪法是美国人民对世界政治的最大贡献,是奉献给人类最宝贵财富……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材料三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于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指的是什么?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对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gu)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进程、法制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从近代化的研究角度,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