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 夏商时期    B. 战国、秦汉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A. 统治利益    B. 商业生产能力

C. 社会制度    D. 争霸需求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史实的是

A. 流通铜贝

B. “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 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 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 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 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据统计康乾盛世时期科举考试状元共53人,其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广东

山东

陕西

直隶

人数

31

14

3

1

1

1

1

1

 

这反映了

A. 理学在江浙地区得到很好传承    B. 中原及南方经济明显衰退

C. 文化兴盛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    D. 政治经济重心在江浙地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清时期

A. 徽商生活的奢侈程度的补充

B. 徽商亦商亦官的特点

C. 封建伦理被徽商强化

D. 社会转型缺乏动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 开埠最早,自然经济瓦解最早

B.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 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D. 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 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C.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 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批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国家富强,结果都失败了。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A.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B.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图中瑞蚨祥销售额日趋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A. 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

B. 英、美等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国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

A. 自然经济瓦解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

C. 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D. 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四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4)材料四中“新经济的萌芽”指什么?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解读上述材料,围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归纳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

(要求:论题围绕材料信息并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织业与螺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条件):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及理由。

(2)结合史实分析“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哪些“转变”?这种“转变”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昙花一现”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