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土地私有制度

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 筒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千耦其耘    D. 集约经营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北齐书》 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糟以重柔挺(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

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曾经是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A.精美的青铜酒樽                   B.削铁如泥的钢刀

C.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               D.色泽鲜艳的粉彩瓷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出现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 民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

A. 商业贸易管理    B. 军政事务管理

C. 行政机构管理    D. 文化典籍管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临安春雨初霁》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其中“深巷卖杏花”这种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A. 西汉

B. 南北朝

C. 北宋

D. 明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 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 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 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 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 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D.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 商品经济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自然经济

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1873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 属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B. 华侨们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C. 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各类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27、1936年全国华商纱厂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项目

1927年

1936年

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

209.90万枚

274.60万枚

华商纱厂布机数

1.35万台

2.55万台

 

 

 

 

 

 

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B.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 “一五计划实施    B. “大跃进运动开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 工业化基本实现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54年,毛泽东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日益暴露出很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

A. 土地革命    B. 农业合作化    C. 包干到户    D. 人民公社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A. 土地改革的进行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人民公社的建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自从实行农业合作化以后,每当党提出调整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生产关系时,总有农民自发地搞“包产到户”的情况出现,虽然屡次禁止,但一有机会又重新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 农民要求实行土地私有制

B. 农业合作化遭到农民的普遍抵制

C. 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D. 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失败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 调整工业布局    B. 实行政企分开    C. 增强企业活力    D. 鼓励租赁经营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    D. 沿江开放城镇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与这段歌词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决定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确立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方针

D.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扩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063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A. 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 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 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经济新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思考材料二中指出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动。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二1983年,在全国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深圳南岭村却将4个生产队合并在一起,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到2004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3亿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0亿元,实现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深圳南岭村的农村改革的特点,指出其本质。

(3)小岗村和南岭村在农村改革上的成功试点,对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有怎样的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