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B.建立职称评定制度

C.实行三级学位制度

D.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51年,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对杨承宗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从此新中国开始思考核技术的开发,这是基于当时

A. 经济发展的需要    B. 美苏冷战的升级

C. 朝鲜战争的危局    D. 赶英超美的狂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56年12月,我国文化部发出了《关于国营剧团试行付给剧作者剧本上演报酬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上演报酬制度的确立反映出

A. 市场调节机制指导文化建设    B. 文化工作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C. 国家对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视    D. 知识分子的待遇落后于其他阶层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有校园标语(口号)出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B.向科学进军

C.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二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下列与实现中国航天梦想无关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美国的大力援助

C.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人文科学受到了抑制,许多理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进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A. 我国调整大专院校在五六十年代走过曲折道路

B. “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C. 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D. “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邓小平说“我们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邓小平的努力有

①文革后对教育拨乱反正②主张优先发展教育③推动211工程④提出三个面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成功升空,表明中国在空间通信技术方面已经领跑世界。中国跨入太空时代始于

A. “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

B. 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的上天

C. 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D. “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1年6月9日,《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代大多数企业最缺的人才就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对于这种现象,你的理解是

①社会存在认为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偏见

②国家应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

③企业要注重多途径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

④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向应面向市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出版的书籍译自俄文的占了38%到45%,英文占了25%到37%,其他语种只占3%到7%。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一五”计划时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A. 钱学森

B. 杨利伟

C. 郭沫若

D. 袁隆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开始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改革开放新时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有

①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

②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依靠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

④载人航天飞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A. “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B. “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C. “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D. “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制度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  )

A. 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C. 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在当时,对苏联专家提出疑问或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落后者甚至反动者,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 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

B. 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

C. 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

D. 背离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初衷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19771210日前后,各省区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备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

A. 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 完全满足了建设人才需要

C. 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 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A. 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B. 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C.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D. “双百方针的提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央视感动中国节目给某位科学家的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该科学家

A. 成功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B. 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C. 助推中国科技领域全面发展

D. 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体现了二为要求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革”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孟超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

受批判表明“双百”方针没有坚持贯彻       《李慧娘》剧本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

政治运动扩大化是其受批判主要原因       重新恢复上演是对该剧的彻底“平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最可能出现的是

A.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横幅

B.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211’工程”的标语

C.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

材料二(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及其结果。

(2)材料二反映了恢复高考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教育思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金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弈之意。

——张之洞等《厘订学堂章程折》

材料二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材料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等人的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表现。(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