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肇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6周历史文科晚练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他

A. 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    B. 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 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    D. 领导了禁烟运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要研究先觉者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状况,应借鉴的直接资料是

A. 《海国图志》    B. 《变法通议》    C. 《中外纪闻》    D. 《庶民的胜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

A. 组织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    B. 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

C. 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观察下列历史人物与书影,哪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

    

魏源      《海国图志》书影与内容

A. 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B. 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

D. 作者认为“夷之长技”主要是军事技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    )

A. 反对学习西方    B. 中体西用

C. 变法改制    D. 民主共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对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A.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 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D.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 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 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 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 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 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 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

A. 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

B. 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

C. 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

D. 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学习西方的技术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倡西学、兴民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西人以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我之商一日不兴,由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材料主张

A. 兴办洋务    B. 实业救国    C. 实行“商战”    D. 学习西方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要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段的核心是

A. 致富才能自强    B. 发展工商业是致富强国的必要条件

C. 办学才能振兴工商业,达到致富自强的目的    D. 改良政治,是致富强国的根本保证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

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

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青年胡嗣穈在某书中看到“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话,想到当时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此后便将“适之”作为自己的表字,偶然用“胡适”作笔名。胡嗣穈改名主要归因于

A. 魏源《海国图志》的启迪    B.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的影响

C. 严复翻译的进化论的影响    D. 孙中山民主革命的鼓噪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写道:有关西方的事务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年代和80年代称为洋务西学,在90年代就称为新学’”,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清政府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B. 中国人从鄙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D. 中国与西方关系由对抗到和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60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但都

A. 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统治    B. 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C. 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D. 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王韬的主要活动

1849年

受英国传教士邀请,入英人所办墨海书馆工作

1862年

因上书太平天国一事被清廷发现并追缉,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滞港期间,协助英华书院将十三经译为英文,兼任香港《华字日报》主笔

1867年

漫游法英等国,应邀前往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作学术演讲

1874年

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

1879年

应日人邀请,前往日本考察四个月,写成《扶桑游记》

1886年

主持上海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

1894年

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李鸿章)书》

 

材料二 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王韬《纪英国政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王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指出其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