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卷: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 强化了天子权力

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 降低了女性地位

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反映出当时

A. 建筑理念深受礼制影响

B. 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

C. 都城各功能区严格区分

D.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宗法制度有利于稳定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西周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

A. 缓和了西周的社会矛盾,维护了贵族特权

B. 保证了周天子的权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C.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并被历代王朝继承

D. 有助于解决权力、财产继承等方面的矛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西周的封国与夏商时期的封国不同,不是在原部族居地上就地册封,而是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样封国内不仅有不同氏族宗族的居民,而且由外迁人受册封者的氏族统一管理,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A. 对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起着制衡作用

B. 使边远和新征服的地区同内地周文化一致

C. 使封国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发挥了作用

D. 使夏商以来的血缘族体逐渐走向瓦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 周王的姻亲

B. 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 周王的亲族

D. 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西周时,以商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了各地,将各地的四夷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能够完成这一过程的是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

A.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

B. 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

C. “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

D. “君权神授”思想萌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

A. 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    B. 《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

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    D. 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分封制的破坏

B. 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C. 郡县制的出现

D. 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西周在封邦建国时,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形成甥舅关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这表明

A. 分封主体发生变化

B. 宗法关系扩展

C. 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礼乐制度瓦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周人坚持“尊尊而亲亲”的原则,以礼治天下。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

A. “家天下”第一次实现

B. 宗法制具有开放性

C. 血缘纽带维系王权

D. 周王权力高度集中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时期)只有取得了“天下共主”地位的邦国,才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王国,但非帝国。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国王制度,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据此可见夏商周时期实行

A. 分封制下的王位世袭制

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 宗法制下的中央集权制

D. 受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 贵族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

B.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C. 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

B. 兄终弟及

C. 大宗与小宗对立

D. 神权与王权结合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

A. 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 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 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 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父权挣脱宗权    B. 宗法观念淡漠    C. 礼乐制度瓦解    D. 小农经济确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个人观念的淡漠

C. 专制王权的强大

D.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B. 周王长子

C. 诸侯长子

D. 卿大夫嫡长孙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这表明分封制

A. 促成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B. 强化了宗法体制

C. 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

D. 巩固了西周统治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2: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4: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1).据材料1,“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2、3,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依据材料4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