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公天下”主要体现在(  )

A. 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    B. 按照德才察举官员

C. 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    D. 依据能绩任免官吏

 

二、null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A. 设立参知政事    B. 设立丞相    C. 设立殿阁大学士    D. 设立军机处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中指出:“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权力增强,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 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 城邦政权向所有人开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公元53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新律》明确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控方证人必须亲自出庭,在事实审理者面前作证;在控方证人作证时,被告人应当有机会在场。不仅如此,该法还明确规定,除非被告人在场,否则,证人即使在司法官员面前作证,其证言也是无效的。该规定

①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的本质精神

②保证案件审判程序的公正合理

③从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基本权利

④一定程度上遏制滥用权力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实权

B. 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 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A. 建立有效的和有限的政府

B. 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

C. 建立分权制衡的地方政府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A. 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 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 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来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而基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采取了通过美国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共同促进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美国这一政策的演变

A. 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世界霸权主义政策    B. 成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C. 体现了美国国力变化下外交策略的调整    D. 说明美国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这种历史趋势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 由美国独大逐步向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

B. 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步走向分裂和解体

C. “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等形式制衡着两极

D. 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A. “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 无产阶级的壮大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英国社会(  )

A.生产力发展了,社会道德却日益沦丧     

B.追求物质享受,政治腐败不堪

C.贫穷阶层日益扩大                  

D.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它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瓜分世界狂潮的掀起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地动员劳力,实现了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大跃进”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 二月革命时期

B. 十月革命时期

C.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 新经济政策时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朱熹提倡“格物致知”,王阳明则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以下对二人的评价正确的是

A. 二人所创立的理论体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B. 二人的宇宙观是完全相反、背道而驰的

C. 二人的观点都是对汉代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D. 后者的思想主张与真理更加接近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科学发展是启蒙运动的前提           B.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C.人文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本质           D.普及教育是启蒙运动的手段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

A. 探究人的问题

B. 强调人的价值

C. 树立人的尊严

D. 注重人的道德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之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其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藉……”“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A. 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B. 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C. 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D. 认为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①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②在民权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

③在民生主义方面,充实了“耕者有其田”等具体内容;

④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卢梭指出,政府必须分成三个部分:主权者代表公共意志,这个意志必须有益于全社会;由主权者授权的行政官员来实现这一意志;最后,必须有形成这一意志的公民群体。该材料充分体现了

A. 社会契约论

B. 分权与制衡机制

C. 法律至高无上原则

D. 天赋人权学说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惜该厂所有机器新旧羼杂,大都不甚齐全,……以致所出之械一经逐件拆卸,厚薄宽窄互有参差,彼此不能调换。而局中自总办以至员司人等”,“并不详加验视”,“但造成后即盛箱发用。”该厂所造之械整件零件逐细考察,疵累甚多。以如此钜厂岁糜经费一百四十万金,而各械无一完善者,殊为可惜。至于员司之冗滥,工作之宕延,各物购价之浮开,各厂用料之虚耗,种种积弊,又复不一而足。”材料表明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腐败

B. 洋务运动军事企业技术落后

C. 洋务运动民用企业技术落后

D. 洋务运动军事企业经营管理腐败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标志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实践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摘自《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第一条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汉堡。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收皇帝指挥……

第六十八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摘自百度百科《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理由。并指出到明清时期行使宰相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分析后人评价这部宪法是“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原因。就材料二的内容而言,概括指出该宪法对德国历史所产生的意义。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途径有哪些。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举行英联邦会议,决定在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这就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1933年3—4月政府先后命令居民和私人银行把黄金全部交售给联邦储备银行,停止以银行券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1933年3月和1934年1月,联邦储备银行两次增发新钞,总数达60亿美元,实行通货膨胀,并宣布美元贬值40.9%。在整顿金融业的同时,政府利用实行通货膨胀所掌握的钱款,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帮助恢复了美国民众的信心,避免了资本主义的崩溃,也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化的道路,但另一方面,罗斯福的金融货币政策并没有使美国走出萧条。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却使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失去了一位稳健的领导者,也失去了一位负责任的参与者,这给其他国家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也直接促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分裂,这种分裂局面反过来又造成了1937—1938年美国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延长了美国经济萧条的时间。

——摘编自叶江、吴忠超《论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进行关税战和市场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政府在金融领域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

(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金融货币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危机的解决方法及结果中,我们要吸取哪些教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