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使政权趋向严密

C. 有利于社会稳定

D. 易导致权力纷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王位世袭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 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 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 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 较好发挥了监察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 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 枢密院和三司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C.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D.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文中的雅典人是指(  )

A. 除贵族外的雅典所有公民    B. 除外邦人以外的全体雅典人

C. 除第四等级外的所有雅典公民    D. 可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雅典人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米巩周。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皇帝的权力来自于法律

B. 罗马法倧护皇帝的权威

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 罗马法治意识比较浓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他强调了    

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  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  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马克思曾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德意志帝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德意志议会的权力很小

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不稳固

德意志皇帝的权力很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 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 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 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 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 西方和中国应彼此隔绝

C. 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D. 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B. 清政府灭亡的内在原因

C. 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对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其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

这个“行动纲领”指

A. 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 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C. 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 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 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 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 ( )

《吕代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用粪犹用药也。

《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该表反映了

时间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A.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

B. 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完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 大力加强资本输出

B. 禁止粮食和原材料出口

C. 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 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从下面的材料可见,当时高其倬(1676-1738)曾上奏雍正帝:“福、兴、漳、泉、汀五府地狹人稠,无田可耕,民且去而为盗。出海贸易,富者为船主、为商人,贫者为头舵、为水手,一舟养百人,且得余利归赡家属。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

A. 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B. 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 东南沿沟遭到西方侵扰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口蔗糖、香料、烟草、茶、咖啡、棉花及其他种植园产品,19世纪,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生活改善人口大量增长

C.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D.工业革命原料需求增大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l 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A. 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 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 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 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 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B. 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C. 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 工业化强化了性别分工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860年,英国和法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焦炭、条铁、生铁、钢、机器、工具、纱线、大麻及亚麻制品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说明(       )

A.法国坚持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减少贸易壁垒成为英法共识

C.贸易自由原则得到广泛认可         D.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重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乘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 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 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设立厂房,置机两座,……巨机上架横梁,下置轮盘,绕以皮条,联于通力轮轴,轴置铁条,各缀铁球,以通蒸釜”,这主要反映了

A.轮轴的开始使用                   B.工厂制度在中国的出现

C.机器设备在中国的广泛使用         D.蒸汽机在中国的运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 “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 “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 “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 “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他扮演了一个改良主义者的角色,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他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B. 他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C. 他调和了美国社会的劳资矛盾

D. 他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完善了资本主义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墨子》

D. 《韩非子》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 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

B. 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 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 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人之初,性本善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中的口指的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守仁

D. 李贽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 治贫需与治愚相互结合

C. 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 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了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C. 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D. 知识分子关怀现实的情怀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D.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该艺术是

A. 电影艺术    B. 雕刻艺术

C. 绘画艺术    D. 电视艺术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题文)梁启超认为:“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结之,愈结则愈破。其势固非别构新厦,别出新制,呜呼可哉?”这反映了梁启超

A. 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 着眼于中国制度改革

C. 着眼于维护清朝统治

D. 主张对中国进行革命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时代是在变与不变中发展的。自古以来,中国围绕着变与不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把)线装书扔茅厕里、废止汉字、全盘西化……于是由政治革命转移到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破坏旧的,人尽同意。一谈到建设新的,则意见各别。各有理想,各有图案。遂使近代中国,多破坏少建设。

——钱穆《民族与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在“布新”上的主张。请你谈谈这些“布新”的主张未能实现的原因。

(2)以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例,谈谈你对进行社会变革的认识。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

(2)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为巩国中央集权和有计划培养人才,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他先后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在元塑五年(公元前124年) 于长安西北部设立太学。为博士弟子50人(时定额50人),学习儒家经典。这是设代官方教育的开始,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此确立。博士弟子通常为太常择民年十八岁以上,仪容端正者为弟子。或由郡国县官选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的优秀青年,送至太常,爱业如弟子。博士弟子每年一次考试,能通一艺以上的,补文学掌故,成绩更优者可为郎中;那些考试不及格者,随时开除。汉武帝又明今天下郡国,效法蜀郡,皆立官学。以后地方的官学逐渐普及,在郡国的曰“学”,在县、道、邑、侯国的曰“校”,在乡曰“庠”。汉代乡间闾里均有书师,教授学童识字,是为闾里小学。地方官学的生源为属县地方的优秀青年,岁终考试成绩优异的补郡县史。

——选自陈致平《中华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教育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教育改革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