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贵州省遵义市2018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材料中“君”的行为

A. 表达对神灵虔诚和崇敬

B. 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

C. 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

D. 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 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B. 皇权遭遇相权严重挑战

C. 赋予监察官员更大权力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    B. 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C. 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 受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导致宋代钱荒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纸币交子大量发行

C.商帮囤积铜钱置地              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清光绪七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 商办企业有伤社会风化

B. 政府努力规范商办企业

C. 商办企业缺乏法律保护

D. 清末已经转变政府职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 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 迎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C. 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 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51年6月4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指出:“如果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给俄国一个合法的借口干涉这一场战争,中苏之间的条约具备这样的性质,同时中国人也会根据这个条约,要求俄国人这样做。”这反映出

A. 中国是战后“冷战”的中间地带

B. 美国战败是保留实力的结果

C. “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D. 中苏同盟是美国所忌惮的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

A. 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 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

C. 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 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可转让。不受侵犯,不准分割。按照卢梭的理论,每个人都向群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指的是

A. 自由平等

B. 法律至上

C. 主权在民

D. 公共意志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 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 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 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

A. 冲击了美苏两极世界格局

B. 遏制了共产主义势力扩张

C. 促进了欧共体的政治联合

D. 体现了二战后大国的角逐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在五年一度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组成审议会议上,决定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成为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说明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B. 发展中国家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国际话语权扩大

D. 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脱钩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易传》引孔子的话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国语》中有“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屈原《离骚》中有“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等。

——徐月高、汪谦干《谈儒家担当观》

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习近平(在与马英九的会面中)说:“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马英九则引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马静《读懂了这几个“高度”才算读懂了“习马会”》

(1)依据材料一,归纳先秦儒学的“担当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士人是怎样发展和实践儒家“担当观”的?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和当代“担当观”的共通之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的“担当观”?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02﹣1772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了4倍多。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770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同欧洲大陆进行的,到1775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近的原料来源和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

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阿姆斯特丹不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的国际贸易。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成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

——摘编自汪圣铎《两宋货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进入60年代,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勃兰特主张改变联邦德国同东部邻国的关系,先承认现状,通过“和平方式”,对民主德国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扩张,为最后“重新统一德国”逐步制造条件。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1971年勃兰特访问波兰,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双膝下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时人评价“勃兰特跪下,德国站起来”。

——摘编自刘佃云《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历史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材料黄遵宪(1848﹣1905)早年即经历动乱,关心现实,主张通今达交以“教时弊”。从1877年到1894年,他以外交官身份先后到过日本、英国、美国。经过亲自接触资产阶级文明和考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他树立起“中国必变从西法”的思想,并在新的文化思想激荡下,开始诗歌创作的新探索。

他深感古典诗歌“自古至今,而其变极尽矣”,再继为难。黄遵宪的诗“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广泛反映了诗人经历的时代,具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反帝卫国、变法图强是他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黄遵宪的诗歌,较早地描写了海外世界以及伴随近代科学而涌现的新事物,拓宽了题材和反映生活的领域,写出了古典诗歌所没有的新内容。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诗本着“善作”的精神,沿着“矜奇”的趋势,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梁启超誉其为“独辟境界”,是“诗界革命”的巨匠和旗帜。

——摘编自孙静《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遵宪“诗界革命”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黄遵宪提倡“诗界革命”的历史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