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下图是“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统计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1898年中国报刊事业空前繁荣

B. 1913年中国报刊数量增长是因为维新变法

C. 1919年报刊数量猛增缘于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D. 中国报刊数量增长反映了国人办报日益成为主体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晚清时期某一画报刊记载说:“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中可以看出:

A. 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 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C. 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D. 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影视事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风云儿女》的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B. 《歌女红牡丹》是有声电影,它的成功拍摄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时代的结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走向辉煌

D. 1958年,上海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 电影

B. 电视

C. 报纸

D. 广播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近八十年间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905年《申报》可能报道的新闻有

A. 市民互用“先生”“同志”的称谓

B. 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的消息

C. 电影《渔光曲》在国外获奖的消息

D.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的消息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 平等进步

B. 民主科学

C. 追求真理

D. 爱国主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一个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很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氛,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文化、平民教育、新妇女等。这些期刊集中出现的时期应是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英文中电视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电视节目最终打破国家间界限,实现全球性的传播的条件是

A. 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第二次科技革命,无线电技术

C.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技术

D. 20世纪70年代,多路、卫星传播技术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克伦斯基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15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文章。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A. 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为“先生”

B. 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 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D. 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和常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种机构的核心,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转到了政治领域。据此分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应始于

A. 维新变法时期

B. 清末“预备立宪”

C. 辛亥革命前后

D. 新文化运动期间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国人办报的热潮兴起。其中一份报纸出版后,“通者大邑,下至僻壤穷瞰,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该报还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下列对材料内容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 该报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阵地之一

B. 该报是国人办报的开端

C. 通过该报“梁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D. 该报为维新派的机关报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 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 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 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 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责任”在于

①传播信息

②开启民智

③引导舆论

④控制政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08年3月14日,总部设在北京的BDA咨询公司公布一项研究报告称,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次。互联网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信息、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②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③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④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变化

⑤削弱和取代了其他媒介的地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依据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的知识

B. 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 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精神带来危害,弊大于利

D. 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B.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C. 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社会生活

D. 人们的价值观及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 资讯传播

B. 新闻报道

C. 大众娱乐

D. 艺术鉴赏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A. 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 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 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

D. 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

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

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套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