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水浒传》第二回这样描写史家庄,“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杨柳绿阴浓,四下里乔松青似染。草堂高起,尽按五运山庄;亭馆低轩,直造倚山临水。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这一庄园情景说明

A. 自耕农阶层生活富足安康

B. 土地兼并导致财富高度集中

C. 农村经济呈现出封闭状态

D. 农业为养殖业提供服务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学者韩养民认为,秦统一六国后,原来六国贵族的后裔成为豪强地主,到西汉中期以后,汉政权培植起来的地方大姓也逐渐加入进来。该说法能够成为一家之言的制度因素在于

A. 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分封制

B. 宗法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C. 井田制与土地私有制并存

D. 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并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清朝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志》中记载:“(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南方稻麦轮作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主要用于他们的(    )

A. 经济生产    B. 政治活动    C. 艺术审美    D. 日常交往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据《吕氏春秋》记载,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材料表明当时

A. 私营手工业缺乏官府的严格监管

B. 纺织业是手工业的主体

C. 私营手工业比较重视技艺的传承

D. 手工业者禁止自由流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据此,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最有可能断代为

A. 西周末至春秋初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有

①长期领先于世界

②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③规模不断扩大,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④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成相应的变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明朝中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出现的手工工场

①以官办手工工场为主

②生产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③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④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A. 看到有青花瓷器

B. 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C. 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D. 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出土文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文物右图片(春秋时期的铁器)解读正确是(   )

A. 汉代时已经使用铁农具

B. 战国时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广

C. 春秋战国时耕作方式出现了千耦其耘

D. 春秋时期出现冶炼生铁和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丝织业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②“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③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A. 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贵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材料表明当时

A. 闭关政策遭到内部质疑

B. “海禁”政策出现较大松动

C. “天朝上国”地位发生动摇

D. 传统对外政策弊端显现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 城市商业比较发达

B. 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

C. 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

D. 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明太祖明令各府州县只能有一个大寺观,禁止四十岁以下妇女当尼姑,并严集寺院收童憎;二十岁以上的青年出家,须经父母申请,官府批准,三年后赴京考试,不合格者遣发为民。这些做法

A. 严格限制佛教的信众规模

B. 是为了提高僧尼佛学水平

C. 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发展

D. 维护宋明理学的正统地位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以下是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州县与集市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明清时期

A. 地方行政机构相对稳定

B. 满清沿袭明制以笼络汉人

C. 经济重心呈现北移之势

D. 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漆侠《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符合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闽粤出产的棉花参与当时的“求心”运动

②“俞大娘航船”参与当时的“辐射”运动

③两种运动形式均促进了汴京商业的繁荣

④商帮是宋代两种运动形式的主导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

A.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 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

C. 政府提倡工商皆本

D. 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齐景公于公元前516年请教晏婴如何巩固统治,晏子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不失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齐景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国家秩序与商业发展相关

C. 商人的身份地位变化频繁

D. 齐国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北魏均田制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唐朝均田制规定:“诸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其中男年十八以上亦依丁男给。老男、笃疾、废疾各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各给口分田三十亩。”“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其变化反映了

A. 寺院经济的开始出现

B. 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C. 赋税制度的重大变化

D. 基层行政组织的调整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明初礼制中关于生活器皿方面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可用金、银,六品至九品官可用银,“商贾、技艺家器皿不许用银”。然而,这些禁令在晚明苏州松江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晚明时期生活所用器皿的变化体现出

A. 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B.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 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D. 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二、null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太宗本纪》记载,宋朝雍熙二年九月赵光义“禁海贾”;明《续通考》记载:“凡外夷贡者,……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清圣祖实录》载康熙帝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朕南巡时,见船厂问及,咸云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这些记载

A. 属于官修史料不足为信

B. 说明宋明长期实行闭关锁国

C. 无法确证古代外贸政策

D. 证明康熙时期鼓励海外贸易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亚里土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的推想”下述思想或情形明显与其格调不同的是

A. 《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B. 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C. 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蠹”之一

D. 《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非洲的劳动力、中国的丝绸茶叶以欧洲为中转站形成“大三角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经济贸易中心区域之一,也是货币财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一切优势均未能荡涤旧的基础实现社会转折,其中最为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专制集权制度对旧经济秩序强大的维护功能

D. 牢固的自然经济结构阻碍了传统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 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 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 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是古代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天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说明

A.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B.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C. 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D. 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 政府掌握土地的减少

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 奴婢社会地位的下降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这反映其

A. 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 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C. 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D. 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生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

(2)据材料二分析,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统治者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