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单元检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872年《申报》报道: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dié xiè小步走路)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奠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传统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B. 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C.女子逐渐融入都市新生活

D. 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下列属于中西交融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这些举措(   )

A.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   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

C.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   D.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A.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特权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被迫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具有吸引力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假如你1920年到广州游玩,下列事情你不可能碰到的是:

A. 买到中山装

B. 见到官员后必须跪拜叩头

C. 到西餐馆就餐

D. 听到有人呼你“同志”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假如你生活在民国初年的天津,不可能遇到的生活现象是

A. 普通居民大都居住在四合院里

B. 偶尔乘有轨电车上街购物

C. 穿西装、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D. 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图为民国时期的一幅广告,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积极参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B.民族工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C.中国的无线电技术世界领先

D.近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 民族危机的困境

B. 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 文学革命的影响

D.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千年来中国妇女缠足比率趋势

A. 宋代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现象

B. 宋明理学推动妇女缠足比率上升

C. 明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

D. 民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现象彻底消失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诗词中,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

A.桷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D.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民以食为天”出处于《汉书·郦食其传》。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下列对改革开放后,“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

B. 吃讲究营养均衡,精细搭配

C.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D. 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交通运输也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下列对我国近代交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 1888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在上海建成通车 

B. 京张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

C. 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诞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重要表现

D. 1942年京沪段航空线试飞成功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探讨“社会生活变迁”问题时,某同学从古代、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习俗等角度入手,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一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他们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三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与这一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3)根据上述图片信息,概括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习俗变化呈现的趋势及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

(4)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杆,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

材料四、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

(2)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