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官僚占有大量土地

B. 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C.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D.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A. 统治衰退

B. 起义频繁

C. 兵力不足

D. 吏治腐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数量

B. 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C.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 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胸襟的他为宋仁宗赏识而进行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A. 整顿吏治

B. 理财

C. 军事改革

D. 教育改革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 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 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 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A. 削夺大将兵权

B. 防止分裂割据

C. 集中军权

D. 吸取历史教训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B. 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D. 设通判,监督知州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宋军“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技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习以成风,纵为骄惰”。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宋朝治军注重兵员的素质

B.宋朝军队的作风懒散

C.宋代存在严重的冗兵现象

D.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不包括

A.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B. 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C. 辽夏威胁,边患严重

D. 权臣当政,政局动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B. 北宋王朝十分腐朽

C. 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D. 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

材料二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轿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

材料三臣伏见于下官吏,员数极多……致使年老病患者,或懦弱不材者,或贪残害物者,此等之人布在州县,并无黜陟。因循积弊,冗滥者多,使天下州县不治者十有八九。

——《欧阳文忠公全集》

(1)材料一指出北宋政府存在着什么严峻的社会问题。材料一中的“一冗”在材料二中是如何表述的?

(2)材料二中的“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各指什么社会现象?“夷狄”和“寇盗”的称呼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立场?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所持的基本主张。其结果如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庆历新政”主要从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覃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十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改革治理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出台以后,短短几个月时间,成效骤然显现,政治面貌焕然一新,臃肿的官僚机构开始消肿,权势官员中无能的纨绔子弟从政升迁受到严格限制,凭资历晋升的官员与业绩品德挂钩,才干突出者予以破格提拔。

——杜书文《“庆历新政”何以夭折》

材料二庆历新政失败是必然的,是北宋政府体制决定的。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但是,如果以牺牲皇帝家天下的利益来实现富国强兵,专制帝王当然不能答应。后来王夫之总结“庆历新政”得失,说仁宗性格上有毛病,耳根子太软,从善如流,从恶也如流。

——马立诚《范仲淹“庆历新政”是怎样失败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庆历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