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以下史实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领导了国民大革命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人民解放战争

④社会主义改造

⑤改革开放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A. 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 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取得成果

D. 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

A. 新经济政策    B. 人民公社化

C. 社会主义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题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农村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 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错误的根源在于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

C.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的原则  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A.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 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 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 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从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城镇恢复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表明

A. 农村工作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B. 我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D. 人民公社的弊端得以去除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 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C. 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D.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

A. 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 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 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 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材料一田家英告诉我,他走过多少农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掺相,像遭过一场抢劫后的情景。在这个大队里,不仅没有看到耕畜,而且全队没有一只家禽。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人们眼巴巴盯着的是大锅里的稀粥,因为每人每天平均只有4两或者3两米。当调查组的同志们端起自己的稀粥时,一口也吃不进,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在我们面前一群孩子正伸出他们的空碗,你怎么能咽得下?!只好把粥分到这些空碗里,大锅无法填饱群众的肚子,不少人靠作绿肥用的红花草充饥。

——《大饥荒》,《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红旗出版社,1994年

材料二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他们的助手。在积极办好集体经济,不妨碍集体经济的发展,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人民公社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二卷

材料三农业生产前两年连续增产,今年又获得了更好的收成,达到了过去较高年份的水平。据估计,粮食、棉花、烤烟、甘蔗、猪、羊等主要农业牧业产品的产量,都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1957年的水平。……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品种、质量出现了新的跃进。196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比1963年增长15%以上,比1957年有了很大的增加。铜、石油、化学肥料、水泥、汽车、棉纱、食糖、卷烟等主要工业产品,1964年的产量都比1963年增长了20%以上。……商品供应状况显著改善,物价稳定,财政收入平衡,货币信用提高,对外贸易有较大发展。最近几年,城乡人民生活都逐步有所改善。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大饥荒”的景象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