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已知春秋时秦晋可以世为婚姻(故世代联姻称为秦晋之好,而鲁晋不能通婚。而管国是姬叔鲜(周武王弟)的封国。根据古代 同姓不婚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可以与管国通婚的封国是(  )。

A、鲁国          B、晋国

C、燕国          D、宋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叶文宪先生认为“中国历史没有上帝(西方意义上的)只有皇帝”,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中西方古代政治体制不同

B. 中西方古代政治相互交流甚少

C. 中国古代政治与神权无关

D. 中国古代政治核心是君权至上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A. 设立刺史监督丞相

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 设立中外朝制度

D. 废除丞相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若要对北方突厥政权兴兵讨伐,唐朝中央机构从议事到实施的完整过程应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吏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周

C. 西汉

D. 宋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

A. 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B. 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 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D. 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清朝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这里设置军机处的是

A. 乾隆帝

B. 康熙帝

C. 光绪帝

D. 雍正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是清雍正帝时期的军机大臣,他们

①必须亲自处理文书

②只能承皇帝旨意办事

③无权参与军国大政

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汉书》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当时刺史的任务是

A. 选拔地方人才

B. 征收地方赋税

C. 管理地方行政

D. 监察地方官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近代浙江较早受到列强侵略,其中宁波、杭州等城市被迫开放,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 《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B.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D.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为清政府接受到的一个最后通牒的部分条款,后来写入某不平等条约之中,这一通牒的发布者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个时代的歌曲是这一时代历史的反映。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中国学生中广为传唱的最有可能是

A. “挥动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B. “打到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C.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D. “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 永恒。它的寓意是(    )

A. 清政府统治结束    B.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C.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 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下列革命团体直接与武昌起义爆发相关的是

①共进会

②华兴会

③中国同盟会

④文学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维新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B. 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 标志着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

D.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41年12月,在重庆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的交叉路口,修起了一座名为“精神堡垒”的纪念建筑物。“精神堡垒”高七丈七尺,顶端中央安置一口大瓷缸,内贮燃油、棉条,每遇重大集会,即倒入酒精点燃,焰火熊熊,象征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精神堡垒”高七丈七尺的寓意是

A. 自强不息

B. 坚持抗战

C. 民主自由

D. 坚持共和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恶行之一。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 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 大屠杀的遗迹和当时设置的新闻照片

C. 侵华日本老兵的回忆录

D.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体的描述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此材料出自于

A. 中共洛川会议

B. 中共瓦窑堡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下列与统一战线形成密切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一宣言的发表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④八一三事变的发生。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二、null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此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中制定的?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学者费正清指出:“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既要消除国内的军阀统治,又要废除外国人的特权的双重斗争。”这场“双重斗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 废除了英美等国在华的特权

B. 收回了列强在华的租界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D. 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33年10月,红四军政治部驻扎在四川达县,秘书长魏传统在一家地主宅院的门楼两旁石柱上写下了如此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一史料能够佐证的是

A. 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深入展开

B. 红军长征途中注重革命宣传

C. 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D. 中国革命已经转危为安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 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D. 革命精神不彻底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 统一战线道路

C. 城市中心道路

D. 国共合作道路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部电报第一号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朝鲜;第二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不少于5次)

(3)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哪一步,日军的侵略政策彻底破灭于哪一年,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 “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 ,并选择在19977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二                                                 

 

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4月)

材料三中的图文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