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部电报第一号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朝鲜;第二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不少于5次)

(3)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哪一步,日军的侵略政策彻底破灭于哪一年,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九一八事变。 不正确。 因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是日军炸毁南满铁路袭击中国军队并非由偶然性因素引起。 (2)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第三步和第四步。1945年。中国人民团结抗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处理时间可以判断出答案;第二小问从不正确回答;依据从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根源回答即可。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时间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正面和敌后战场战役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不难判断出是第三和第四步;第二小问依据抗战胜利时间和全民族抗战角度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 统一战线道路

C. 城市中心道路

D. 国共合作道路

 

查看答案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 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D. 革命精神不彻底

 

查看答案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33年10月,红四军政治部驻扎在四川达县,秘书长魏传统在一家地主宅院的门楼两旁石柱上写下了如此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一史料能够佐证的是

A. 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深入展开

B. 红军长征途中注重革命宣传

C. 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D. 中国革命已经转危为安

 

查看答案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D. 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