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 家国同构观念

B. 宗法血缘关系

C. 尊卑等级意识

D. 以民为本思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科目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说明科举制度越来越受重枧

B. 是社会底层乐于接受的选官制度

C. 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 从历代科目变化可看出用人取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A. 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B. 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 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 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 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 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 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 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 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 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12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A. 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 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 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 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A. 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

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 肯定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说:若无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何者是最恰当的理解?

A.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A. 两极格局

B. 单极世界

C. 多极化和多元化

D. “一超多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1979、1981、1983、1985、1987、1989)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

A.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

B. 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 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D. 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 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A.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通商口岸设立洋行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注:19世纪40年代、1873、1893年)

A. 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B. 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

C. 与清政府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有关

D. 延缓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

A. 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C. 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

D. 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 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 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D.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 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 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A. 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B. 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 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D.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 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C.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D. 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为0.67美元。新政的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美国商品的出口,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②不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诱发了中国金融和工商业的动荡

A. ①②都不对

B. ①对,②不对

C. ①不对,②对

D. ①②都对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材料所反映的政策

A.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 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 使苏联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各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交易网络……1992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英镑发起攻击,结果,英国损失惨重,而他本人却收获了10亿多美元。1997年,他又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使东南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起飞前。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B.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 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

D. 经济全球化威胁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东华续录》记载了乾隆五十一年毕沅的一份奏折:“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

A. 导致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局面

D. 迫使政府推行均田制度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一言论反映了

A. 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 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C. 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出生于显宦家庭的孙宝瑄在1902年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观外国剧的感想:“西人之剧,男女合演,其裳服之华洁,景物之奇丽,歌咏舞蹈合律而应节。人问其佳处何在?余曰:无他,雅而已矣。我国梨园,半皆俗乐,西人则不愧为雅奏。”这表明

A. 社会上崇洋媚外的心理

B. 上流社会对新剧的接受和欢迎

C. 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

D. 京剧已经失去了娱乐主流地位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王朝光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道: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34年为213亿元,1935年为237亿元,而1936年为258亿元。农业方面,1936年重要的各省农业收成总价值达56亿元,较1933年至1935年的平均产值增加45%。工业方面,1936年工业品总产值为122亿元,比1935年增加了11.1%。商业方面,1936年同1935年相比,国内贸易总利润增加了6.4%,实际增长额1.6亿元。以上数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合作

B. 政府政策

C. 政局稳定

D. 民族独立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这种做法

A. 增加了商品进口

B. 扩大了国外市场

C. 恶化了国际关系

D. 维护了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953年9月,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小组讨论时梁漱溟说,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形成矛盾。毛泽东认为,梁漱溟的意思是要推行“仁政”。仁政有大仁政和小仁政,目前而言,照顾农民是小仁政,还有更重要的大仁政。毛泽东所说的大“仁政”是指

A. 应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建立民主政治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恢复国民经济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区协定”“中澳自贸区协定”正式生效,中韩、中澳第一次降低关税,2016年1月1日,中韩、中澳进行第二次降税。这表明中国

A.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交流与合作

B. 由政策性开放开始走向制度性开放

C. 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D. 积极主动构建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道家

C. 儒家、道家、法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 利用改造自然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尊重自然规律

D. 天与人不相胜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A. 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

B.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 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

D. 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 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 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 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 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 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 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 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 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方古雅典共和与古罗马共和时期,无罪推定就已经萌发……在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供认,就要受到拷打。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就以有罪论处。针对封建刑事诉讼中的有罪推定,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的原则与公民权利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无罪推定理论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家意大利贝卡利亚……法国的《人权宣言》则将无罪推定上升为宪法原则。

二战后……无罪推定成为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的最低限度标准规则。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之前,有权被视为无罪。”此后成为各种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文革”期间,华东政法学院黄道老师因宣扬过“无罪推定”被批斗……他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司法机关由于宣传或主张了无罪推定的观点,被打成“右派”……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了新的刑诉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样,无罪推定就获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

——引自《法学》杂志1997年第7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上在刑事诉讼中“罪行判定原则”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无罪推定原则出现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评析“无罪推定原则”在20世纪90年代的命运。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坊市制的崩溃,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开始设置厢,即按地段、街道实行管理。市场沿街道布设,主要繁华街道有州桥南街、东西街,东华门处“市井最盛”,城东、城西、城北都有许多著名的酒楼、商店、药店、旅店,形成许多专业市场。由商业街代替商业区的市,虽不是始于北宋开封,但在中国都城史上开封确已转变为开放式的城市,证明作为都城的城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城市风貌。

——摘编自马正林《中国城市地理》

材料二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

1800年

1850年

1875年

1900年

5.1%

6.3%

8.8%

13.3%

 

 

——根据杨宏山编著《城市管理学》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开封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近代城市化发展的概况并分析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