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商朝的政治特点不包括

A. 是以商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B. 弥漫着神权色彩

C. 开始出现公共权力

D. 商王对方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反映出商代

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 商朝人崇信鬼神

C. 王权的自我神化

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 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

C. 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

D. 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 宗教色彩

B. 神权色彩

C. 宗族色彩

D. 王权色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在这一制度下,政治权利的分配主要依据

A. 血缘的远近

B. 才能的高低

C. 军功的大小

D. 财产的多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后院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 嫡长子继承制

B.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C. “国”与“家”结合

D. 有利于强化皇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B. 大宗和小宗既是宗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 长子都被称为大宗

D. 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祿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布衣卿相,礼贤下士”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皇帝制瓦解

B. 分封制崩溃

C. 郡县制瓦解

D. 宗法制崩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A. 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这个制度延续到了汉代……作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因为有一批其权力严格受到限制的王国当时容许与数目远为众多的郡一起存在。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但又稍有修改),最后演变成现在仍在实行的制度。”据此分析可知,现在“省县制”的渊源是

A. 分封制

B. 世官制

C. 郡县制

D. 朝议制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秦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仅仅有15个年头,但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这是因为秦朝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④彻底废除了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国家权力的承继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 汉代内外朝制度

B. 汉代察举征辟制

C. 隋唐三省六部制

D. 宋代设参知政事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扬州刺史对其行使的权力是

A. 行政权

B. 监察权

C. 军事权

D. 经济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C.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于

A. 秦朝和西汉

B. 西汉和东汉

C. 秦朝和隋唐

D. 唐朝和宋朝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 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自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如图反映了皇帝与宰相关系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加强

B. 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削弱

C. 相权逐渐加强

D. 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加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光宗耀祖!”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

B. 察举制和宗法制

C. 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

D. 科举制和宗法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家国同构观念

B. 孝敬父母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 东厢房

B. 西厢房

C. 北房

D. 南房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 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C.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又创立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以下有关政体的图示能够反映出秦始皇为“创立一个世界”而努一力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的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检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B.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 中央集权促使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 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 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

C. 明朝皇旁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 明代皇帝不信任内阁,自己经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A. 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 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 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 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划分依据是

A秦朝实行郡县制

B.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C.明清专制制度的强化

D.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是( 

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

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 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

B. 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C. 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

D. 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A. 君主制的盛行

B. 小国寡民

C. 公民政治的盛行

D. 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最主要后果是:

A.扩大了疆域面积              

B.改善了居民生活

C.吸收外来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D.发展了商业贸易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 约6.7万

B. 约26.8万

C. 约11.7万

D. 约10.7万人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1)根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3)根据材料三,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4)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