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三上学前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A.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思想

B.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西周的宗法制

D.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此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

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

A.谏诤权        B.审计权        C.司法权         D.弹劾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上是为了(  )

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

C.削弱贵族集团    D.强化官僚政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了(  )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 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唐代除开国之君李渊外有19 位皇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2 人,由大臣拥立的5 人,由宦官拥立的9 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 人。这种情况说明唐代(  )

A.统治阶级贪婪腐朽                B.君相政争异常激烈

C.阶级矛盾错综复杂                D.宗法制度受到冲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                      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

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                      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齐国的《考工记》记述,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这一严格的要求标明(  )

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汉代民谣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依市门。”“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该民谣主要反映了汉代社会(    )

A.重农抑商的现象                   B.纺织刺绣的兴盛

C.追商逐利的风气                   D.农民生活的艰辛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的货币与以往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货币体系有所不同,其特点是(  )

A.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

B.统一使用带有年号的圆形方孔钱

C.规定以重量作为货币名称

D.已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

A. 土地私有制

B. 中央集权制度

C. 重农抑商政策

D. 政治统治腐败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否定用外在的天理来管束人心。“他”是( 

A.程灏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府、国)

(侯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

——

26

288

——

1234

元朝

12

183

——

97

1425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浙江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青镇(乌镇)地处江南水多,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四方宾客噩商贾,凡有事于浙者,率取径道,舳舻相望”。明成化弘治年间,乌镇“宛然府城气象”,镇上汇集了各地韵商人和手工业者,而本镇“男子皆务耕桑,服商贾。”“里人贾鬻他方,往楚豫间贸易,四时往来不绝”。康熙年间的《乌青文献》说,若乌镇一区,市井数盈于万户,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乌镇四乡生产的湖丝,号称辑里丝,远销国内外。每当新丝上市时,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十分繁忙。清乾隆朝鸟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十里之内,居民相接,烟火万家”,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大市镇之一。 ——摘缟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乌镇成为江南大市镇的条件。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郡县制,则天下安”,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古代县治的实践与思考至今仍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县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

——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

材料二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以此治国者,莫不皆然。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有条而不紊。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积尊累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兴亡之涂,罔不由此。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隆庆元年,吏部按皇帝命令,“将天下府州县大小繁简冲僻难易细加重访,逐一品第”,而后按品第的结果重划三等,“量才授任各官,考语奖荐同在优列者,先尽上等府州县升擢行取,次及中等,次及下等。”到了清雍正年间,代之以起的是直接以冲繁疲难作为分等的标准,依照四字考语缺位的不同来对官员进行量才使用。

——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县令的主要职责,分析隋唐以后县官文化水平较高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赞同的地方基层治理举措,分析其政治意图。

(3)政区的分等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一个重要侧面。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古代政区分等标准的变化趋势。据材料三,简述政区分等的重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古代地方县域治理的历史借鉴价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