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否定用外在的天理来管束人心。“他”是( 

A.程灏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程颢生活在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陆九渊生活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他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查看答案

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