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四川简阳阳安中学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考古发掘的战国末年至秦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批叫做《语书》的竹简里有几处“正”字都作“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端”实应为“正”。这种记录方式本质上反映了(   )

A.史官的粗疏       B.王权的神秘

C.汉字的精妙       D.皇帝独尊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面是秦朝 “九卿”和唐朝 “六部”的职能比较表

秦朝九卿

唐朝六部

奉常

主管宗庙、礼仪和教化

吏部

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等事务

郎中令、卫尉

主管宫廷警卫和宫门屯卫

户部

管天下土地、户籍、财政收支等

宗正、少府

主管皇室事务和财政

礼部

掌管国家典章法度、接待外宾等事务

太仆、廷尉

主管宫廷御马和司法

兵部

掌武将选用、兵械

典客

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刑部

掌管法律、刑狱

治粟内史

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

工部

掌管山泽、屯田、工匠、各项工程

据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B.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C.机构精简但更高效               D.官僚体制走向成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

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国家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南北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各地区经济程度提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由材料可见(    )

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

B.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

C.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外滩是每位游客在上海的必到之处,浦西原公共租界的近代建筑群充满了美感与历史的沧桑感。每一幢建筑,都几易其主,一砖一瓦,仍流露出当年的那份繁华。当年租界,当时商行,当初繁华,至今犹存其风貌。”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

A.《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B.《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C.《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设立“使馆界”的特权

D.《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居留特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说: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反而更易混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B.长期的君主专制传统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毛泽东认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251页)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突出的是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价值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后,在武汉地区出现的标语、口号可能是(  )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

B.中华民国万岁、万万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毛主席万寿无疆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到,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是中共实行的(    )

A.工农武装割据       B.土地革命

C.创建革命根据地     D.开展游击战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 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

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便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工农革命”,“用民众的革命战争推翻新旧军阀国民党政权,建立工农贫民兵士代表会议的政府。…“创造尽可能的大范围内的工农政权胜利的局面。”只有走这条“新道路”,万“可以挽救中国”。这条“新道路的”起点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八七会议”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作者(  )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

B.客观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

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毛泽东1935年2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文中的“从头越”指的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进军井冈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遵义会议,中共不断走向成熟

D.长征胜利,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淞沪会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000余人

167人,伤94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5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南雄市是韶关市唯一一个苏区县,广东省也为数不多。革命年代英雄的南雄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我们要对南雄革命史进行相关研究,你觉得下列哪种方式得到的史料最为可靠(  

A.听历史老师的讲解          B.采访当地老人

C.听当事人的口述            D.对相关革命遗址的考察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逐步推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写道:“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下列能支持该学者观点的制度政策是(  )

A.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和“一国两制”构想

C.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人民日报》2015年9月30日社论指出:“新疆经济总量从1955年的12亿元增长到 2014年的9200多亿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发生历史性变化,公路、铁路、航空快速发展,建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新疆和谐稳定发展的最成功的基本经验是(   )

A.党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告台湾同胞书》      B.香港回归

C通过“九二共识”     D.澳门回归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110年间……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是中国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逐步变成现实并不断完善的历史时期。现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国新闻网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2)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尝试走“美国人的路”。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实践活动是哪一次历史事件?列举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4)依据材料四、五,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是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的?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的“黄洋界上炮声隆”,使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概括、比较、阐释是历史学科的三项重要能力。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本的阿布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太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延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

——《在唐朝做官的洋人》《唐朝对外开放述论》

[注]“宾贡”指唐朝专门为录取外国人士而设的考试。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政治现象,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比较两种版本,指出对抗日战争初期表述的不同之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