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二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一项浩大文化工程——《中国家谱总目》经过上海图书馆长达九年的编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一份完整“路线图”。这也是中华大族谱的总族谱。中华大族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中华大族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对此论述最恰当的是

A. 宗法制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 分封制有利于巩固皇权  

C. 宗法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        D.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在此嬴政的首要目的是

A.传承华夏传统         B.突出皇权至上

C.成为最高统治者       D.为统一寻找合法依据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汉书  贾谊传》记载贾谊论述汉朝政事:“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诸侯国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朝廷派到诸侯国的辅佐之官行政长官。)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为此汉统治者采取解决的措施是

A.推恩令         B.郡国并行

C.内外朝制       D.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卷九十四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世资,用相陵驾。……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此项制度

A.门第是选拔人才唯一因素      B.始终是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C.初期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D.此制度形成后一直没能改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这样做是为了

A.发挥监察权制约行政权作用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权力

C.“内重外轻”加强中央集权           D.“文重武轻”加强专制权力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其一是“占有土地的时效为两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下列各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法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强调妇女在社会自主地位

C.罗马妇女不具有公民权            D.妇女不是丈夫的私有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英国的漫画家为这一历史事件创作了漫画《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由蓝、白、红三色组成的三色帽。对这幅漫画解读不当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蓝、白、红三色组成的三色帽象征法兰西共和

B.“终于”意味法国平息了君主和共和两政体争议

C.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D.房间衣物凌乱形象描绘了法国共和之路的艰难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与此改变同步的是

A.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     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C.沙市苏州开埠                 D.日俄战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刘伯承元帅有“常胜将军”之称,但他晚年不愿看战争片,常感慨:“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就不愿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至今仍看到无数同胞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下列与其观点不符是

A.国共内战带给国家和人民巨大灾难

B.化剑为犁,渴望和解,和平与和谐

C.珍爱生命,国共和解,造福民族

D.害怕战争,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依据下列三幅历史图片的信息,对中国古代的都城解读合理的一项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左为西汉都洛阳,中为唐代都长安

B.左为东汉都长安,中为唐代都洛阳

C.中为唐代都长安,右为北宋都开封

D.中为西汉都洛阳,右为北宋都杭州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他们在海上发展了一种“同舟共济”合作关系,登陆以后好不容易占据了一块土地以对付大陆上的敌人的时候,一定还得跟在船上时那样把当时的关系保持下来。这时在陆地上同在海上一样,同伙的感情会超过血族的感情。“哪位雅典政治家的改革最可能导致“同伙的感情会超过血族的感情"的是

A.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阿里斯提德        D.伯利克里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C.施行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英国社会比较开放,英国人在同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英国实行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使非国教徒能在革新技术和发展工业方面发挥自己的才智。根据对随意挑选的一批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和企业家的宗教信仰所作的考察,他们中的49%都是非国教徒,而非国教徒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5%。英国还向大陆受迫害的新教徒敞开大门,大批新教徒迁居英伦三岛,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为英国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材料论证的是

A.英国率先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具有了工业革命政治条件

B.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规模分工扩大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

C.英国宽容开放的宗教对外政策吸纳大批人才助力工业革命的爆发

D.英国殖民扩张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助力工业革命的爆发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某生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爱国货运动”促进了洋务企业的快速发展 

B.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逐渐占据经济结构的主体

C.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D.辛亥革命后官办工业逐渐让位于商办工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为解决逃港问题党中央的措施是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农村城市同步改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A.有线电报最早于上海出现         B.上海有线电报由西人架设

C.台湾电报完全不需要外国.        D.台湾电报是台湾人自办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傲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受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国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与此评价一致的是

A.新政开启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良方

B.新政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C.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经济制度,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的寿命

D.新政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危机,更能解决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如:”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与下面主张一致是

A.法治   B.德治   C.尚贤   D.礼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这是古希腊某位思想家的观点,他还有可能提出

A.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B.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当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自己的灵魂当中发现理念

C.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D. 连狗也变得像其女主人一样为所欲为,驴马也可以自由地上街到处撞人而不加约束,这样盲目混乱的民主自由必然会破坏社会秩序的基础。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文中的先生提出的理论应该是

A.格物致知                   B.宇宙便是吾心

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D.致良知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不能佐证的观点是(    )

A.因信称义          B.人皆僧侣

C.因行称义          D.信仰得救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为接近?

A.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B.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C.公民权是一切权力中最神圣的权力。

D.教士、官吏、劳动者,既然都同样隶属于国家,便应同样缴纳赋税。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达尔文曾说:“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闪电与雷鸣本来同时发生,但我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鸣;月亮本来不发光,但皓月当空,竟照得地球黑夜如白昼。在社会领域里,人们只有意识自觉活动着,因而假象就更多了。”人类迄今为止未能证明其为“假象”的是

A.经典力学            B.地心说

C.日心说             D.相对论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发达的科技文明为世界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马克思在此论述的发明对应正确的是

A.造纸术、火药、司南               B.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C.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D.火炮、纸币、活字印刷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5分)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开启了英国300多年的渐进式宪政改革历史。……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在法国革命浪潮影响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4分)总结其展特点。(2分)指出其对人类文明的意义。(4分)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但北美大陆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这里无须负担封建制的沉重包袱,没有与生俱来的等级差别……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经历二百多年的沧桑,但众多的修正案使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美国宪法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而微的规定,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又必须适时调节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所以美国宪法不仅仅在于它确立了人民主权、限制政府、联邦制和分权制等一系列原则,更重要的是形成的一种妥协精神,……美国宪法的这种妥协精神对于保证社会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美国宪法正是具有了这种“谈判”与妥协精神,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式,从而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2)依据材料二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3分)指出对世界积极的意义。4分

材料三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宪法变迁史以“君权宣言”开始,以破坏宪政的“临时条款”结束,历时41年(1908-1949)。其间各类宪法、临时宪法(约法)、宪法草案共15件,……平均约4年出台一部宪法。

……(现行)1982年宪法。……它的最大问题是对经济体制的规定过于僵硬。于是便有三次对它的修改。(1)1988宪法修正案。……增加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2)1993年宪法修正案……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3)1999年宪法修正案。……内容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问题:依据材料归纳中国宪法的变迁特征。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对“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穆语)的理解。(6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比较民国初年“新史学”的代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与建国后马列主义史学的代表陈旭麓《中国近代史》的目录,提出一点自己的发现或看法,并简要阐明你的理由。(12分)

目录:A (节选)——蒋廷黻(民国初)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1.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2.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3.东西对打

4.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5.不平等条约开始

6.剿夷派又抬头

7.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旧社会走循环套

2.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3.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4.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1.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2.步步向前进

3.前进遇着阻碍

4.士大夫轻举妄动

5.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1.李鸿章引狼入室

2.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3.顽固势力总动员……

目录B(节选)——陈旭麓(建国后)

第一章 鸦片战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第三节 中国开始向半殖良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和前期的胜利发展

第一节 太乎天国农民起义的酝酿

一、战后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第四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节 洋务运动……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六章 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斗争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民族资本初步发展

一、帝国主义列强阴谋瓜分中国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戊戌变法

一、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高涨

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三、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一段时期,国际货币制度极其混乱和动荡不安,严重破坏了国际间正常的贸易和货币金融关系,……这一切都使人们增强了对以往金本位制和固定汇率制的向往,希冀重建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实现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及改变受战争影响的动荡不安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1944年7月,联合国44个成员国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以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和《关贸总协定》即现在的WTO),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建立。

——新浪财经

(1)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分)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质上是以美元为主导货币的金汇兑本位体制,该体系确立了美元以35∶1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关闭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新浪财经

(2)依据材料归纳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4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背景。(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