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年河北保定市高二上期第三次周练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出现于(  )

满分5 manfen5.com

A.西汉          B.东汉

C.南北朝                  D.隋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主张,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关的思想理论,逐渐融合。“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一观点说的是(  )

A.佛教与道教的调和  B.儒学与佛教的调和

C.三教的调和          D.儒学与道教的调和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佛教、道教、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压制,无从发展

B.佛教与儒学完全对立

C.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排儒”

D.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无为而治

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董仲舒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B.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C.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

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二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朱熹的哪一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

(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相比,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张岂之先生说:“朱熹用了四十年搞《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融会了儒学、佛学以及中国的道家。到元明清时期……《四书章句集注》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满分5 manfen5.com

(1)《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四书”是指儒家哪四种典籍?

(2)《四书章句集注》被元明清三代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说明理学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你觉得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