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不能发生 B.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石墨,固)=C(金刚石,固)△H>O D.在101kPa、25℃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十02(g)=2H2O(l);△H=-285.8KJ/mol
|
3. 难度:中等 | |
已知化学反应2C(s)+O2(g) 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28gCO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12gC所具有的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两份等质量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A.I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 D.Ⅳ可表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5. 难度:中等 | |
反应2SO2+O2 A. 0.1 B.2.5 C.5 D.10
|
6. 难度:中等 | |
反应C(s)+H2O(g) A.增加碳单质的量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
|
7.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容器中都在进行A A.甲快 B.乙快 C.相等 D.无法确定
|
8. 难度:困难 | |
对于mA(s) + nB(g)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e +f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 A.2SO2(g)+O2(g) B.4NH3(g)+5O2(g) C.H2(g)+I2(g) D.N2(g) +3H2(g)
|
10. 难度:中等 | |
反应4NH3+5O2 A.v (O2)=0.0125 mol·(L·s)-1 B.v (NO)=0.01mol·(L·s)-1 C.v (H2O)=0.12 mol·(L·s)-1 D. v(NH3)=0.1 mol·(L·s)-1
|
11. 难度:中等 | |
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 D.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 kJ·mol-1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增加空气的量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
13. 难度:中等 | |
对于N2(g)+3H2(g) A.恒容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B.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生成氨气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 D.N2、H2、NH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
14. 难度:困难 | |
反应L(s)+aG(g) A.上述反应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B.上述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 C.a>b D.a+1<b
|
15. 难度:中等 |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aA(g) A.A的转化率变大 B.a<c+d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16. 难度:困难 | |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和B,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A+4B B.2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C的浓度比为5:4:4 C.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0-2min时间内的速率为2mol/(L·min) D.2min前,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但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17. 难度:中等 |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 A.Y2为0.15mol/L B.Z为0.2mol/L C.X2为0.3mol/L D.Z为0.4mol/L
|
18. 难度:压轴 | |
已知某可逆反应:2M(g) A.a、b、c、d四个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a、b B.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了0.4 mol N C.若调节温度使35 min时体系内N的体积分数与15 min时相等,应升高温度 D.若在40 min时出现如图所示变化,则可能是因为加入催化剂引起的
|
19. 难度:困难 | |
(1)化学反应N2+3H2 =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g) = 2NH3(l);⊿H = (2)在298K时,1mol C2H6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反应H2(g) + Cl2(g) = 2HCl(g) ΔH= —184 kJ/mol 4HCl(g)+O2(g)
请回答: H2与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断开1 mol H—O 键所需能量约为 kJ
|
20. 难度:困难 | |
反应mA+nB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v正小于v逆,则m、n、p的关系是______ 。 (2)若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____态。 (3)若A为液体,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4)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为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
21. 难度:压轴 | |
(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①化学计量数的关系:m+n_________q;(填“>”.“<”或“=”)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③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填“加快”或者“减慢”)但v正 v逆(填“>”.“<”或“=”) (2)在FeCl3+3KSCN ①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平衡 __________移动。 ②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平衡 _________移动。
|
22. 难度:压轴 | |
甲醇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共12分) (1)合成气(组成为H2和CO)是生产甲醇的重要原料,请写出由焦炭和水在高温下制取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在T1温度时,将1 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 (4)在容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 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 B.该反应在T1时c(CH3OH)与c2(H2)×c(CO)的比值比T2时c(CH3OH)与c2(H2)×c(CO)的比值大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
|
23. 难度:压轴 | |
碘钨灯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一定温度下,在碘钨灯灯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W(s)+I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从开始到t1(t1 =3min)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____________ (3)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 (4)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_。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增加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化 (5)假设灯丝温度为660℃,灯泡壁温度为350℃。请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在灯泡内充入碘能够延长钨丝寿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