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2014年3月3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为4 39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6.7万人,出生率6.09‰;死亡人口26.9万人,死亡率6.12‰;人口自然增长率-0.03‰,已是连续三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表示四个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的人口增长特点与目前的辽宁省的人口增长最相似的是(  )

A.     B.     C.     D.

2.今后一段时间,辽宁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少儿比重过大

C. 人口增长过快    D. 劳动力过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本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各国与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印度    D. 美国

2.c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 “高—高—低”型    B. “高—低—高”型

C. “高—高—高”型    D. “低—低—低”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原题重现)下图示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含预测),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2.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 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C. 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 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人口和资源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人口(亿)

耕地(亿公顷)

人均耕地(公顷/人)

1750

2~2.5

0.6

0.3~0.24

1850

4.1

0.81

0.2

 

 

1.这一时期我国耕地总数增加了,而人均耕地却减少了,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剧增    B. 自然灾害不断    C. 战乱频发    D. 土地兼并严重

2.上表中人口与耕地之间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  )

A. 只有发展人口,增加劳动力    B. 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C. 必须保持安定统一的国内环境    D. 只有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按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总量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峰值14.6亿。据分析,在未来20年间,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将保持在1 000万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B.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

C. 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D.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3亿,人口与环境尚属良性循环的关系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满足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B. 我国地下水丰富,不会出现地下水枯竭现象

C. 我国的可耕地人均占有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D. 我国的可耕地总数将会大幅增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图中反映了 (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长沙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以下9~10题。

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

A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B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 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 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 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 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 由亚洲迁往欧洲    B. 由非洲迁往欧洲

C. 由北美迁往欧洲    D. 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8~10月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采摘西红柿和棉花的原因是(  )

A.     B.     C.     D.

2.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说,迄今逃到黎巴嫩寻求难民身份的叙利亚人已达33.6万。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对下图解释正确的是(  )

A. 早婚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B. 早婚能提高出生率

C. 早婚可降低出生率

D. 早婚可遏制人口的增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 )

A. 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短

B. 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

C. 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没有变化

D. 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已达2.6亿,十年间增长80%,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80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材料中所述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庞大的人口压力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D. 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某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的国家是(  )

A. 韩国、泰国、菲律宾    B. 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 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 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 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 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

A. “低—低—低”模式和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 “高—低—高”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 “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2.与①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  )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省区人口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 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 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 该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与江苏相比,上海的老年人口多

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

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 与北京相比,西藏的劳动力更充足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 人口的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乙与丙    D. 乙与丁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A. 持续上升    B. 持续下降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镇房价增长快    B. 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 产业升级和转移    D.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团状、河流因素    B. 团状、地形因素    C. 带状、气候因素    D. 带状、河流因素

2.最早发展成城市的可能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读攀枝花市略图,分析影响攀枝花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 铁路枢纽地区,交通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三座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与之相符的一组城市名称是(  )

A. 甲—巴西利亚、乙—武汉、丙—大同

B. 甲—郑州、乙—重庆、丙—北京

C. 甲—巴黎、乙—北京、丙—上海

D. 甲—拉萨、乙—上海、丙—武汉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杭州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 2级    B. 3级    C. 4级    D. 5级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 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 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 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 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 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 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B. 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C. 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D. 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2.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B. 靠近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

C. 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D.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a曲线    B. b曲线    C. c曲线    D. d曲线

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文化区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

A. 扇形模式    B. 同心圆模式

C. 楔形模式    D. 多核心模式

2.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 交通通达度低    B. 环境质量差

C. 地租昂贵    D. 服务设施差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  )

A.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负相关    B. 亚、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 亚、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D. 欧洲、北美呈现逆城市化

2.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A. 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B.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 教育配套滞后,学位不足    D. 劳动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城市化率的高低表明农村劳动人口转移了多少。如果城市化率高,说明农村转移人口多,人口红利实现也多;反之,说明人口红利尚未实现或未充分实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国家中,人口红利潜力最大的是(  )

A. 越南    B. 菲律宾

C. 印度尼西亚    D. 马来西亚

2.对图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 菲律宾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

B. 印度尼西亚城市环境恶化

C. 马来西亚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 泰国城市中心出现空洞化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 工业    B. 园艺    C. 物流    D. 商务

2.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A. 郊区城市化    B. 城市空心化

C. 逆城市化    D. 过度城市化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广州珠江新城为国家级中心商务区。图(a)为广州市局部示意图,图(b)为珠江新城附近可能出现的人口流动情况。据此并读图回答

 

1.据图分析,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图(a)中的(    )

A.西北角     B.西南角

C.二沙岛     D.海心沙

2.图(b)中能反映珠江新城附近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

A.     B.     C.     D.

2.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

A. 仓储物流中心    B. 高档住宅小区    C. 中心商务区    D. 休闲度假村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BRT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站台所在区域最有可能是(  )

A. 中心商务区    B. 居民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

2.BRT的开通(  )

A. 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交通联系

B. 可以取代出租车,成为城市客运的主要方式

C. 有利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高

D. 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序号所代表的功能区中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人口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年后面临的人口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