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近百年来,地大物博的中国曾屡遭外敌窥、入侵,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一片断壁残。其间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不甘引受戮,奋起抗争,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这盛世足以慰那些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A. cì   huán  jìng   jí    B. sì  huán   jǐng   jiè

C. sì   yuán  jǐng   jiè    D. cì  yuán   jìng   jí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黄大年教授心无旁骛投入科研工作中,经常通霄达旦地工作。

B. 霍金是身体羸弱的病人,更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C. 河道一下子开阔起来,江水一泄千里,从此摆脱了重峦叠嶂的羁拌

D. 因为心有愧怍,她连说话都语无纶次起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 “和谐”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D. 神舟七号升空,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漫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的意思是:在萧关遇到了等候的骑兵,说都护在燕然前线。

B.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从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C.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D. 杜牧的《泊秦淮》讽刺了那些不顾国事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请将下面的诗文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李白)

③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陆游)

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⑥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⑦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_;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某机构近期对100位中外成功的TMT产业(科技媒体通信)的创业者做了一次分析调研,其中关于他们学历的数据统计在下列表格中,请你观察下列表格,完成问题。

学历

占比

学历

占比

本科

40%

MBA/EMBA

12%

硕士

22%

本科辍学/肄业

9%

博士

14%

高中

3%

 

(1)你从表格中看出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大爷上初中的孙子不好好学习,老师经常找他家长沟通。心疼孙儿的赵大爷私下里说“学习好有什么用,我儿子初中毕业一样开工厂赚大钱,很多大学生都到我儿子工厂打工。学不学都一样。”请你结合着上面表格得出的结论劝说一下赵大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青岛举行,这场2018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大活动,是继2008年奥帆赛之后,青岛迎来的级别最高的国际盛会。

为迎接峰会的到来,使与会者能感受青岛之美,请你为青岛设计一句广告语,含标点不超过20字。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皇帝和全朝官员都站在岸上,等待着这一次伟大冒险的结果。他们只看到船只排成一个大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因为这时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胸脯。当我走到海峡中间时,他们更加愁闷,因为这时只有我的头是露在水面上的。皇帝断定

  我是溺死了,而敌人的舰队又来势汹汹地从对面开来。可是不久他就放心了。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的恭维,当场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本文选自    国作家      写的《格列佛游记》。皇帝因为     ,当场封“我”作“那达克”。

A. 英国;儒勒·凡尔纳;我用绳子把不来夫斯古国的战舰拖过来了。

B. 法国;乔纳森·斯威夫特;我用诱敌之计把不来夫斯古国的战舰引过来了。

C. 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我用绳子把不来夫斯古国的战舰拖过来了。

D. 法国;儒勒·凡尔纳;我用诱敌之计把不来夫斯古国的战舰引过来了。

2.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的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作为船长的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 作者借游记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C. 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争斗不休。

D. 慧骃国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文言文阅读

谋 攻(《孙子》)

①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②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③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④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⑤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③;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⑥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⑦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①谋:计策。②交:外交。③縻军:牵制军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夫: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无实在意义。

B. 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敌:对抗。

C. 则能避之。               若:比得上。

D. 知彼知己,百战不。         殆:危险。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与“夫将者,国之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B.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D.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屈”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B.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C. 国不以山溪之险    D. 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4.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是从战争利害、谋攻、众寡、将帅、君主、知胜几个方面来归结战争胜败规律的。

B. 作者认为百战百胜,不如不战。

C. 作者认为君主縻军、乱军就会搞乱自己的军队以致敌人获胜。

D. 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②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现代文阅读

有趣的“三”

①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淮南子·天文训》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

②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路宽72 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

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③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 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④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

⑥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老师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礼之嫌了。

⑦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⑧“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九天”“十八层地狱”“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

⑨可见,“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1.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本文从中国古代建筑、官职设置、社会民俗、礼节、时空和算数等方面说明了“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广泛运用。

B. 中国古代的王城讲究“九里见方”,城门数、道路数及宽度都是三或三的倍数,都是为了表示帝王是受命于天,也是为了祈祷王朝兴盛发达。

C. 古时候,“三衅”“三浴”是为了表达客人对主人的极高尊重。

D. “三思而行”“九天”“十八层地狱”“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里的“三”分别表示时间长、空间大、数量多。

2.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引用《淮南子·天文训》的解释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采。

B. 第②段画线句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C. 第④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一问三不知”“三羊开泰”“三教九流”作了比较,突出了“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

D. 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

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现代文阅读

五 猖 会

鲁 迅

①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②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嘟嘟”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③现在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④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 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 抬阁”、“ 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⑤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⑥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⑦“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⑧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⑨“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⑩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

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

2.第①-④段的作用是什么?

3.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妙处?

4.文章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你对文中父亲的举动也觉得“诧异”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命题作文

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孔子心中,安贫乐道的颜回就是一个贤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贤,《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

你对“贤”有怎样的认识?请你以“说贤”为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理解。文中不得出现本人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