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南平市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

(1)所谓伊人, 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 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3)国破山河在,  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巴山楚水凄凉地,  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5)君问归期未有期,  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6) _______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7)八百里分麾下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 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曹刿论战》分别选自《史记》、《左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B. 《马说》的意思是马的自述,“说”是动词“说话”的意思。

C. 《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 《假如生活欺骗你》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三、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每个季节,霞浦的滩头都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 甲 (A 风流 B 风韵 ):风光旖旎的海滨沙滩、潮起潮落的海上人家、日出日落的霞光束影,构成了一幅幅和谐①(A xié  B jiē)美丽的画卷;整个海岸线在光影中变幻着丰富的色彩与优美的韵律,浑然天成地造就了大自然的涂鸦大作。这种壮观的海景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 乙(A 感受  B 感应)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②mèi(A魅  B袂)力。这里是理想的摄影地,让众多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_________________ ②处 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这里是理想的摄影地,让众多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这首诗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 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2.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臣之妻______

(2)今齐地方千里______

(3)孙叔敖楚令尹______

(4)身已贵而骄人者民_____

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B.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D.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豌豆花

十二岁的时候,我被母亲从乡下接到了城市。

我内向而封闭,总是趴在窗口,默默地望着墙角的豌豆苗爬上青青的竹架。一群刚下课的女孩们叽叽喳喳地像雀儿一样从我的窗前走过,我知道她们都是舞蹈班上的,对面的楼里总传来好听的音乐。旁边还有一个乐器兴趣班,总有几个背着手风琴的男孩,每次他们走过我的窗前,我就会以为他们在看着我,我就会很快地羞涩地躲到了窗后。心事像豌豆苗细细的须子,蜿蜒而细密。我从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那个羞涩的秘密。

晚上,我听见母亲和父亲低声商量着要把我送到舞蹈班。

“太内向了,连话都不和别人说,让她去跳舞,或许可以变得好一点。”

几天后,母亲果真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舞蹈班上。(1)女孩们都在里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们的动作优美,舞步流畅,像一朵朵旋转的花朵。

教我舞蹈的是一个老太太,满头银发,我惊讶地望着她,她微笑着说:“人并不会因年纪大而无法跳舞,却因不再跳舞而年老。”

我总是笨手笨脚,低着头,紧张得连手都无法伸直。我几乎要哭出来。

老太太让我一个人去角落里旋转,直到她叫我停下为止。

“不要在意自己跳得好不好,只要跳起来就行。别把跳舞太当回事,它就像你的脉搏、心跳、呼吸,表达出快乐、喜悦、悲伤的情绪。”她对我说。

我听话地转着圈,不停地旋转……旋转……直到最后渐渐地舞动起来胳膊、舞动起了脚。

(2)五月的微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一定是豌豆花开了,在晚风中摇曳。

我蓦地发觉窗外好像有目光一直在注视着我,我扭过头,看到了那几个总是背着手风琴从我窗前走过的男孩们。是的,他们在看着我们。兴许他们早就下课了。

我依然旁若无人地转着圈,尽管动作依旧笨拙,但我终于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

在我成长的初期,生活的种种都令我不知所措,而舞蹈让我打开了自己。我不停地旋转,旋转……像一朵晚开的豌豆花。

并不起眼的豌豆苗,开出来的花原来竟可以这么美——你也许并不出众,但不要灰心,经历成长的蜕变,总有一天,你也会像豌豆苗一样,你也会像豌豆苗一样,绽放属于你自己的美丽。

(选自《儿童文学》,有改动)

1.文章中小女孩在成长的路上,有了哪些性格或情感上的变化?请用文中词语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句末括号内的要求,简要品味文章画横线的句子。

(1)女孩们都在里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们的动作优美,舞步流畅,像一朵朵旋转的花朵。(从修辞手法角度)

(2)五月的微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一定是豌豆花开了,在晚风中摇曳。(从景物描写角度)

3.纵观全文,“豌豆花”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4.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理解。

在我成长的初期,生活的种种都令我不知所措,而舞蹈让我打开了自己。我不停地旋转,旋转……像一朵晚开的豌豆花。

5.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人觉得最后一段显得多余,说说你的见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后面小题。

“母子连心”被科学证实

①每当人们听到那首《儿行千里》的歌,就不禁会为母亲对子女的深爱所打动: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头/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

②这种母亲牵挂儿女的现象为什么会存在,科学家最近对此进行了揭秘。

③科学家认为,之所以会存在“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普遍现象,主要的内在原因是“母子连心”。而母子连心并不是简单的文学比喻,也不是单纯母爱的体现和延伸,而是客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④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和他们的母亲实现彼此的心跳同步。研究人员让40对母婴面对面相处,并在每个人的心脏部位配备了能够检测心跳的电极。结果发现,随着母亲充满爱意的面容或是欢乐的笑声的出现,母亲与孩子的心跳很快就“步调一致”了。加拿大的科学家还发现,父母与婴儿还可以通过眼睛实现“母子连心”。研究证实,父母充满感情的眼睛,对婴儿构成一种强有力的有益刺激,导致婴儿脑内一种激素的浓度上升,使他产生愉悦幸福的感觉,而且婴儿与父母这种眼神的接触,会对婴儿未来社交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⑤而更意味深长的是,“母子连心”现象还不仅仅局限于父母与婴儿之间,成年人与父母之间也照样存在。例如,我国古代典籍《二十四孝》上记载了这样一段逸闻: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询问缘由。母说:“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英国生物化学家罗伯特·谢尔德雷克认为,意识也有自己的酶场,并可能被任何人捕捉,但被有亲缘等感情联系的人捕捉到的可能性更大。由此看来,“母子连心”是非常客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也正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才产生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连带效应。   

⑥既然母子连心是真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母子连心呢?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的一个新发现,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这个团队发现,女性大脑中经常会发现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微嵌合细胞,接近2/3的女性被发现在她们的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存在她们所育男性胎儿的DNA,而且拥有的时间持续很长,因为拥有者中年龄最大的是94岁。这种现象说明胎儿的细胞进入了母亲的大脑。

⑦那为什么母亲大脑会闯入自己孩子的细胞,并在大脑中形成微嵌合细胞呢?科学家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母亲怀孕期间,胎儿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亲体内。

⑧当然,目前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过去的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在多子女的女性中比无子女的女性更加普遍。这或许意味着儿女带给母亲的细胞,会对母亲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这只是猜测,离定论还尚早。但不管怎样,这种现象足以说明母子的相互关联,在大脑里有“根基”。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

1.下列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有“母子连心”的现象,无论成年人还是婴儿。

B. 父母充满感情的眼睛,对婴儿构成一种强有力的有益刺激,导致婴儿脑内一种激素的浓度上升,使他产生愉悦幸福的感觉。

C. 无子女的女性要比多子女的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频率低。

D. 女性大脑中经常会发现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微嵌合细胞,在她们的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存在她们所育男性胎儿的DNA,而且拥有的时间持续很长。

2.理清选文思路,从文中找出两句话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这种母亲牵挂儿女的现象为什么会存在,科学家最近对此进行了揭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科学家最近对此进行了揭秘”这一句中的“揭秘”具体内容是什么?

4.第8段画线句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请你加以说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15.38分

18.91分

98.85分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

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个

8951个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 44万人

个/1.3万人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本

50本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

人均年阅读量

4.39本

7本

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

 

 

(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

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

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①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注释:①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褴褛的迪克》。

——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材料四)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1.根据(材料一),周国平将阅读定义为?

2.你从(材料三)中得出哪些结论?

3.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 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 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 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可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

4.我国国民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你有哪些建议?

 

七、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鲁滨逊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暴风雨触礁了,他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_____

(2)李逵回家接母上山,在途中遇到李鬼用他的名号抢劫,李逵念他孝顺饶他,并给他十两银子。_____(《水浒传》)

(3)《狐狸和山羊》告诫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______(《伊索寓言》)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祥子,经过这一场,在她的身上看出许多黑影来。他还喜欢她,可是负不起养着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

(《骆驼祥子》)

文中的“她”是谁?“她”是如何死的?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胜大名鼎鼎的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夺冠。主持人董卿曾这样称赞雷海为:“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

请以“我也能有这样的光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