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2)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李商隐在《无题》中用景物烘托,极力渲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惨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运用比喻修辞写出洞庭湖月下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月色入户   ________          ②无与为乐者 __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

3.作者描写月的句子中并无一字写“月”,请你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5.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节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释)①庆:庆州,今甘肃庆阳。②贻:遗留,招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庆帅巴陵_______    ②受人言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3.用自己的话回答范仲淹劝导滕子京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启 功

陈垣先生是近百年的一位学者,这是人所共知的。他在史学上的贡献,更是国内国外久有定评的。我回忆一些当年受到的教导,对于今天来说,仍会有所启发的。

1933年由我祖父辈的老世交傅增湘先生拿着我的作业去介绍给陈垣先生,去见陈先生。初见他眉棱眼角肃穆威严,未免有些害怕。但他开口说:“我的叔父陈简墀和你祖父是同年翰林,我们还是世交呢!”我听了这句话,我和先生之间,像先拆了一堵生疏的墙壁。此后随着漫长的岁月,每次见面,都给我换去旧思想,灌注新营养。

老师最喜欢收学者的草稿,细细寻绎他们的修改过程。客厅桌上常摆着这类东西。当见我们看得发生兴趣时,便提出问题说:“你说他为什么改那个字?”老师常把自己研究的问题向我们说,什么问题,怎么研究起的。在我们的疑问中,如果有老师还没想到的,必高兴地肯定我们的提问,然后再进一步地发挥给我们听。老师常说,一篇论文或专著,做完了不要忙着发表。好比刚蒸出的馒头,须要把热气放完了,才能去吃。蒸的透不透,熟不熟,才能知道。还常说,要给三类人看:一是水平高于自己的人,二是和自己平行的人,三是不如自己的人。因为这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到反映,以便修改。所以老师的著作稿,我们也常以第三类读者的关系而得到先睹。老师常常驳斥我们说“不是”、“不对”,听着不免扫兴。但这种驳斥都是有代价的,当驳斥之后,必然使我们知道什么是“是”的,什么是“对”的。后来我们又常恐怕听不到这样的驳斥。

老师自己曾说年轻时看清代的《十朝圣训》《朱批谕旨》《上谕内阁》等书,把各书按条剪开,分类归并。称它的《柱下备忘录》整理出的问题,即是已发表的《宁远堂丛录》。可惜只发表了几条,仅是全份分类材料的几百分之一。又曾说年轻时为应科举考试,把许多八股文的书全部拆开,逐篇看去,分出优劣等级,重新分册装订,以备精读或略读。后来还能背诵许多八股文的名篇给我们听。这种干法,有谁肯干!又有几人能做得到?

在抗战时期,老师身处沦陷区中,和革命抗敌的后方完全隔绝,手无寸铁的老学者,发愤以教导学生为职志。环境日渐恶劣,生活日渐艰难,老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先生著书、教书越发勤奋。学校经费不足,《辅仁学志》将要停刊,几位老先生相约在《学志》上发表文章不收稿费。这时期他们发表的文章比收稿费时还要多。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从来敌人消灭一个民族,必从消灭它的民族历史文化着手。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被消灭,也是抗敌根本措施之一。”

陈老师对于文风的要求,一向是极端严格的。字句的精简,逻辑的周密,从来一丝不苟。旧文风,散文多半是学“桐城派”,兼学些半骈半散的“公牍文”。遇到陈老师,却常被问得一无是处。怎样问?例如用些漂亮的语调,古奥的词藻时,老师总问“这些怎么讲?”那些语调和词藻当然不易明确翻成现在语言,答不出时,老师便说:“那你为什么用它?”一次我用了“旧年”二字,是从唐人诗“江春入旧年”,套用来的。老师问:“旧年指什么?是旧历年,是去年,还是以往哪年?”我不能具体说,就被改了。老师说:“桐城派做文章如果肯定一个人,必要否定一个人来作陪衬。语气总要摇曳多姿,其实里边有许多没用的话。”    

1963年,我有一篇发表过的旧论文,由于读者反映较好,修改补充后,将由出版单位作专书出版,去请陈老师题签。老师非常高兴,问我:“你曾有专书出版过吗?”我说:“这是第一本。”又问了这册的一些方面后,忽然问我:“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我说:“五十一岁。”老师即历数戴东原只五十四,全谢山五十岁,然后说:“你好好努力啊!”我突然听到这几句上言不搭下语而又比拟不恰的话,立刻懵住了,稍微一想,几乎掉下泪来。老人这时竟像一个小孩,看到自己浇过水的一棵小草,结了籽粒,便喊人来看,说要结桃李了。现在又过了十七年,我学无寸进,辜负了老师夸张性的鼓励!

老师写信都用花笺纸,一笔似米芾又似董其昌的小行书,永远那么匀称,绝不潦草。看来每下笔时,都提防着人家收藏装裱。藏书上的眉批和学生作业上的批语字迹是一样的。黑板上的字,也是那样。板书每行四五字,绝不写到黑板下框处,怕后边坐的学生看不见。写哪些字,好像都曾计划过的,但我却不敢问“您的板书还打草稿吗?”后来无意中谈到“备课”问题,老师说:“备课不但要准备教什么,还要思考怎样教。哪些话写黑板,哪些话不用写。易懂的写了是浪费,不易懂的不写则学生不明白。”啊!原来黑板写什么,怎样写,老师确是都经过考虑的。

老师在名人字画上写题跋,看去潇洒自然,毫不矜持费力,原来也一一精打细算,行款位置,都要恰当合适。给人写扇面,好写自己做的小条笔记,我就求写过两次,都写的小考证。写到最后,不多不少,加上年月款识,印章,真是天衣无缝。后来得知是先数好扇骨的行格,再算好文词的字数,哪行长,哪行短。看去一气呵成,谁知曾费如此匠心呢?

我在1964、1965年间,起草了一本小册子,带着稿子去请老师题签。这时老师已经病了,禁不得劳累。见我这一叠稿子,非看不可。但我知道他老人家如看完那几万字,身体必然支持不住,只好托词说还须修改,改后再拿来,先只留下书名。我心里知道老师以后恐连这样书签也不易多写了,但又难于先给自己订出题目,请老师预写。于是想出“启功丛稿”四字,准备将来作为“大题”,分别用在各篇名下。就说还有一本杂文,也求题签。老师这时已不太能多谈话,我就到旁的房间去坐。不多时间,秘书同志举着一叠墨笔写的小书签来了,我真喜出望外,怎能这样快呢?原来老师凡见到学生有一点点“成绩”,都是异常兴奋的。最痛心的是这个小册,从那年起,整整修改了十年,才得出版,而他老人家已不及见了。

现在我把回忆老师教导的千百分之一写出来,如果能对今后有所帮助,也算我报了师恩的千百分之一!我现在也将近七十岁了,记忆力锐减,但“学问门径”、“受用无穷”、“不对”、“不是”、“教师”、“官吏”、“五十岁”种种声音,却永远鲜明地在我的耳边。

(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 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装_________  ②匀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启功曾以“万点松梅写万松,一枝一叶报春心”来坦露对恩师的感激,可见恩师在其心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选文中哪几件事可以看出陈垣先生对启功循循善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对于论文或专著的发表,陈垣先生有独到见解,他说“做完了不要忙着发表。好比刚蒸出的馒头,须要把热气放完了,才能去吃。蒸的透不透,熟不熟,才能知道。”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4.陈垣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著作宏富,成就斐然。启功先生以简明畅达意蕴丰富的文字表达了对恩师的敬重。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①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从来敌人消灭一个民族,必从消灭它的民族历史文化着手。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被消灭,也是抗敌根本措施之一。”

②老人这时竟像一个小孩,看到自己浇过水的一棵小草,结了籽粒,便喊人来看,说要结桃李了。

5.“桐城派”是形成于清朝中期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古文,强调学习《左传》《史记》,其文章大多文理清顺,简洁通畅,对后世影响很大。文中陈垣先生对其有何评论?由此可见陈先生具有怎样的文风理念?

6.陈垣先生逝世后,作者以其书屋为名,设立“励耕奖学金”,可见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通读全文之后,你认为陈垣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7.“夫子循循然善诱”出自《论语》,颜渊称赞孔子的教导时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本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1)选文出自《     》,作者     

(2)林黛玉是全书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个性鲜明,多愁善感,可选文却表现了她少有的喜形于色,写到了她的“得意”,请说说她得意的原因。

(3)“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此处描写体现出宝钗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一、二、三、四、……”等是小写,人民币上标示币值的汉字“壹、贰、伍、拾、……”等是大写。请你在答题卡上对应汉字小写数字的空格内,用正楷准确、工整、美观地再写出三个汉字大写数字。(多写不加分,写对三个即得满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北宋的三位文学家,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北宋的吕蒙正作过两朝丞相。据说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度日艰难,有一次,过年的时候,他别出心裁地写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这是一副漏字联,上下联各漏了一个字,横批也漏了两个字,漏掉的字是为了让人猜想,所以也是一副谜语联。请你猜猜这幅对联,吕蒙正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五、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两道作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⑴题目:幸福仍在

作文⑵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

人生是患难与欢乐所织成,追求真理的人是要以与患难搏斗为乐。困难给有志者以战斗之情绪与斗胜之智慧。有了情绪、智慧还不够,必须有战斗到底之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你应该拿出你干的精神来,翻书,求师,访友,再自己去经验,更重要的是教大家同去做,再加上一个恒字,我想你一定成功。

——陶行知

作文要求:

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⑷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