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视(fǔ)       涡(xuán)      推推搡(sǎng)

B. 时(shà)      雾(ǎi)        怒不可(è)

C. (jiè)      出(yà)        汩如泉(gǔ)

D. (chěng)    回(yū)        而不服(xi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C.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D.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诗句与黄河无关的一项是(    )

A.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      ,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      ,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2.根据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3.4.上文主要描写了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情态。请从中摘选一句描写的语句,并简析作者是怎样描述壶口瀑布的特点的。

5.6.第①段末尾写了当地一个关于黑猪的故事,作者的用意是__________

7.8.作者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时的“沉思”是(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孤独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C. 王鹤同学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D.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B. 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C. 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D. 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壶口走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嗡嗡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幅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的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幅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协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1.2.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多次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

3.4.“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特点与本文的主旨,从两个层面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6.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何会“满足”?

7.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散文通篇紧扣一个“黄”字,并且反复渲染黄色的河滩、河床、山和水,目的是在歌颂黄河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和如雷吼声的惊人力量。

B. 这篇散文以听壶口瀑布的吼声、看壶口瀑布的浪涛和想黄土地的魂灵为顺序组织材料,并且落笔在黄土地的魂灵上面。

C. 这篇散文是从黄河之所以在壶口形成瀑布这个角度切入,然后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歌过渡到主题的。

D. 这篇散文借黄河在壶口猝然凝聚的壮观景象,歌颂了以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为特征的民族精神。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校八年级(1)班要开展一次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2)如果你是该班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开场白,要求文明、得体,富有启发性。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置三个栏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