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黑(yóu)      粗(cāo)     胆(qiè)     绳(jiāng)

B. 光(yíng)     河(dī)      侵(nüè)     雕(lòu)

C. 维(qiān)     匀(chèn)   劲 (qiú)    尴尬(gān gà)

D. 红(fēi)      田(chòu)    拥(cù)      长(rǒng)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悠闲  溃退  摧枯拉朽  锐不可挡    B. 酒肆  急躁  诚惶诚恐 任劳任怨

C. 翰林  愚钝  殚精竭虑  粗制烂造    D. 匿名  滞留  杏无消息  抑杨顿挫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盐城。

A. “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 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 射阳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 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B.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C. 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D. 各地各部门都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被誉为“诗仙”,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渡荆门送别》和《静夜思》都是他的作品。

B. 北宋文学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黄州期间写下《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名作。

C.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经典散文,藤野老师的谆谆教诲令作者终生难忘。

D. 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二、其他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重庆日报讯  5月18日,记者从重庆出版集团获悉,今年,该集团计划推出《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抗战记忆——台湾征集图片集》《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东线》等100多种抗战读物,以此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其中,《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以档案文献为主,由档案文献、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组成,用100卷的篇幅第一次全面反映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妻子象禽兽,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8)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他的《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评为“千古壮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欣然起行            (2)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竹柏影也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 文章第②③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 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 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 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2.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1)____磨面作饼压岁钱→(2)___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3.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4.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5.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桌与案

马未都

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③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吗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就掉下去,画被撕破了。如果他在案头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子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

1.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桌与案的区别

2.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第二段划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很多传统物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如太师椅、红灯笼、青花瓷、紫砂壶、油纸伞、纸折扇……请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填一项。(不要求押韵)

彩屏风,分隔间。八仙桌,宴神仙。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题目:我,不只属于我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体,“我的地盘我作主”;但每个人又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还扮演着很多角色:子女、同学、朋友……

(2)下面的三棵树,哪一棵树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力,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

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

第三棵树:长在公园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